【大公網河南訊】(記者 王孟飛)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作為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南陽歷史上盛產天然藥物2436種,是全國著名的艾草之鄉、辛夷之鄉、山茱萸之鄉。
10月23日上午,「中意中國 一草一世界」中醫藥文化傳承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南陽正式啟動。

來自中央及地方主流媒體記者、海外文化使者與河南中醫藥文化推薦官齊聚醫聖張仲景故裏——南陽,共同追溯中醫藥文化的悠久歷史,探尋傳統醫藥在當代的傳承路徑與創新實踐。
此次活動由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河南日報社聯合主辦,南陽市委網信辦、南陽市中醫藥管理局、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大河網共同承辦,旨在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以中醫藥為載體,深入挖掘「一草一世界」背後的發展故事,展現傳統醫學在新時代的蓬勃生機。

啟動儀式在一場精彩紛呈的漢服舞蹈《大美南陽》中拉開序幕。舞蹈通過傳統服飾與典雅舞韻的完美融合,生動展現了中醫藥文化發祥地南陽的千年智慧與濟世仁心,衣袂翩躚間傳遞出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醫藥文化歌曲《醫聖仲景頌》
隨後,中醫藥文化歌曲《醫聖仲景頌》以悠揚旋律回溯醫聖張仲景「上療君親、下救貧賤」的濟世情懷,通過音樂藝術形式深化了觀眾對醫聖精神傳承的認知,彰顯了中醫藥「仁心仁術」的核心價值。

《傳承中醫文化》主題演講,聚焦「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時代命題,結合具體實踐案例闡釋傳統醫學在當代的創新發展路徑,揭示中醫藥文化在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中煥發新生機的實踐邏輯。

河南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岩松向採風團授旗
南陽,作為中醫祖庭醫聖祠所在地和中醫藥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近年來持續發力打造「仲景、正骨、艾草」三張名片,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具體舉措包括:
實施仲景文化弘揚工程:目前已選拔115名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開展科普巡講1500場、中醫藥文化夜市1600餘場,建成國家級、省級、市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分別達3個、3個和16個,設立中醫藥文化角39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覆蓋近900所學校、35萬名學生。
推動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走出去」:依託國家中醫(骨傷)區域醫療中心和南陽市中醫院康復資源優勢,創新設立張仲景經方閣旗艦店,並在海外加快布局。目前已在俄羅斯、日本、越南、讚比亞等國家和地區掛牌成立6家海外診療中心。
規劃建設艾草產業園:全市已建成投產5個艾草產業園和1個專業市場。「南陽艾」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全市艾草種植、加工、流通和服務機構達3000餘家,產品涵蓋6大繫列、200多個品類、超1000個品種,艾產業年產值達200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艾草原材料集散地和艾產品生產基地。
未來三天,採風團將深入南陽市區、南召縣、西峽縣、內鄉縣等地,圍繞中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中醫藥創新人才培育等主題展開集中採訪,從一味味中草藥背後的產業脈絡與醫學傳承中,見證宛城大地中醫藥發展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