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年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到大陸讀書和發展。圖為來自台灣的世界跆拳道聯盟國際五段的陳燕亭今年在福州開館\中新社
外媒最近創了一個新詞「脫台者」,指脫離台灣到大陸工作、經商、生活的台灣民眾,並指「脫台者」會越來越多。國台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30日表示,大陸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所取得的蓬勃發展和巨大進步,潛移默化地改變着台灣同胞對大陸的一些刻板印象,大陸一直在推動便利台灣同胞的各項措施也得到歡迎。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特別是基層民眾和一些青年願意到大陸來學習、交流、創業、就業、發展、生活,是其具體表現。\大公報記者 周琳北京報道
去年十九大的時候,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兒盧麗安引起了島內廣泛關注,島內媒體討論「盧麗安現象」,有輿論說,兩岸開始進入了一個制度和人才之爭的時代;面對島內現在的藍綠惡鬥和對立,也有些輿論認為,應該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一起來比賽,誰更加愛台灣,讓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對此,安峰山指出,一個制度、一個政黨,究竟有沒有吸引力,關鍵在於它能不能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當做自己的奮鬥目標,能夠讓老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空喊什麼愛台灣,或者標榜所謂的普世價值,都於事無補。騙不過老百姓眼睛的。」
「空喊愛台 騙不過老百姓」
大陸不斷開放的同時,台當局不斷後退。據報道,台灣兩所中學的校長因幫畢業生寫推薦信到大陸讀書,以及發表有關台生赴陸求學的相關言論受到台當局關切。另有消息指,台當局如果繼續用懲罰恫嚇的手段,讓大陸發展的一些台商台師台生有家歸不得的話,大陸考慮給這些台灣人發大陸的身份證。
安峰山表示,近年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人願意到大陸來發展是一個好事情。台灣學子希望來大陸高校求學就讀,去追求個人更好的機會,實現人生的夢想,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大勢所趨,「不思為青年人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機遇、更高的平台和更大的空間,卻採取各種各樣的措施,對青年人的發展進行阻撓和限制,這樣做只會損害和失去青年人的心。」
台企西進上市大勢所趨
安峰山透露,今後還將繼續出台更多更有力的措施,來為台灣的青年學子到大陸學習、實習、就業、創業,提供更好的條件、創造更多的機會。
最近有15家台資企業的大陸子公司擬在大陸A股掛牌上市。安峰山表示,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到大陸來上市,來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這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一個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