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新安縣志》記載明清港人生活

時間:2018-05-04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圖:閱讀《新安縣志》就能了解明清時期的香港人究竟是如何生活

  談到中國古代歷史,讀者都知道《廿四史》是最具權威的基本讀物。不過,《廿四史》是官方歷史,編撰的目的是為輔助帝王將相管治之用,並非為照顧普羅讀者的閱讀興趣。正史對政治史的參考價值極高,但所蘊含的社會史信息甚少,至於老百姓生活狀況的資料就少之又少;因此,讀者很難從閱讀正史而認識一個朝代的社會面貌。幸好我們的祖先開發了地方志這種文體,正好補充了正史的不足。

  香港自宋代起就有源於中原的氏族遷入定居,但香港古代社會發展得最輝煌的階段是明清兩代。明清時期的香港人究竟如何生活,閱讀嘉慶《新安縣志》的經濟史料就會略知一二。

  生病寧求鬼神打救

  全球暖化是當代社會的重要議題,香港市民亦確實覺得一年比一年熱。翻查嘉慶《新安縣志》卷一有關氣候的記錄,就知道香港古代燠熱的時間多而寒冷的日子少,氣候變化和今天大致相同。香港的夏天經常有颶風,沿海居民飽受其苦,情況一如今日。

  同一卷另有《風俗篇》展示明清時期香港的農村面貌,其中某些細節以今日眼光看來別具趣味。當代香港公共醫療發達,但明清時期本地居民生病,則寧可求鬼神打救而不就醫;以前坊間傳聞有人到寺廟求「神茶」治病的風俗,原來確有其歷史淵源。今日在台灣仍然大行其道的檳榔也曾在明清時期的香港流行,以至嫁娶都會用檳榔過禮。

  其實飲食方面至少另有兩種風俗不存在於今日的香港,其一是「夏至屠狗」;屠狗這種飲食習慣經立法禁止後早已在香港式微,但當時為什麼偏偏要在夏至這節氣殺狗,頗值得探索。相對夏至的冬至則流行「宰鴨」,這種做法似乎早已不是香港家庭主婦的持家常識;現代香港人過年過節基本上以雞為主打食品;鴨的地位已經邊緣化,風光不再!

  另外,卷二《輿地一.墟市》中列出了當時香港居民「血拚」的主要去處,包括圓朗墟、石湖墟、大步墟、長洲墟等墟市,反映出今日新界地區在清朝中葉的商業狀況,也可以推想當時村民如何從居住的村莊,按一定的墟期步行到這些墟市消費。這種動輒要花上一天來回的消費行為,實非今日出入以港鐵代步的香港人所能想像。

  卷二《輿地二.物產》部分詳列新安縣地域出產的農作物和水產,其中有一段關於茶葉的記載不甚為人所注意:

  茶產邑中者甚夥,其出於杯渡山絕壁上者,有類蒙山茶。烹之作幽蘭茉莉氣。緣山勢高得霧露以滋潤之故,味益甘芳,但不易得耳。

  蒙山茶,又名蒙頂茶,原產四川省雅安市的蒙頂山。蒙頂山終年仙霧繚繞,氣候清涼爽朗,高山雲霧出嘉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的優良的品質和精良的製作工藝,使蒙山茶早已為天下稱道。唐代是蒙山茶發展的黃金時期,天寶元年(742)入貢皇室,從此名揚天下。

  唐朝皇帝李昂(唐文宗)曾將「蒙頂茶二斤」作為國禮,饋贈給來華留學的日本高僧。從唐玄宗天寶元年起,蒙山茶正式列為朝廷的貢茶,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年間,從未間斷,時間跨度超過一千年。嘉慶《新安縣志》將屯門杯渡山絕壁上所產的茶與皇家貢茶蒙山茶相比,可見其品質之佳!香港人也應該為這茶而感到自豪吧!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 劉智鵬教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