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紫禁城太和殿的鎮物

時間:2018-02-21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圖四:小獸中的行什,為太和殿所獨有

  趨利避害、祈福迎祥是人們普遍的精神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一傳統也反映在建築上,放置所謂「鎮物」並雕塑吉祥動物和裝飾吉祥圖案,藉以滿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宮殿建築也不例外,太和殿(圖一)為紫禁城最重要之宮殿,自然考慮得最為周到,所置「鎮物」也最為齊全並且不同凡響。/黃希明  文、圖

    

  大吻(圖二)原稱「鴟尾」,宋《營造法式》轉引《漢記》:「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屋,以厭火祥。」元代人所著《說郛》中解釋:「鴟乃海獸,水之精也。水能克火,故用鴟尾。」因而,鴟尾成為以水克火的象徵。到了唐代,鴟尾逐漸演化為「鴟吻」。迤至明清,鴟吻又被大吻所替代,還被說成是龍生九子之一。明代李東陽《懷麓堂集》中說:「龍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獸頭,是其造像。」

  以水克火的大吻

  太和殿的正脊兩端,屹立着中國現存古建築中最大的一對大吻。每隻高3.40米,寬2.68米,厚0.32米,由十三塊琉璃構件拼合而成,重約4.3噸。大吻表面雕飾龍紋,口吞正脊、怒目圓睜、威猛異常,把太和殿裝點得雄偉壯觀。

  除了裝飾作用之外,大吻還是宮殿建築屋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大吻所在位置,正是太和殿屋頂坡面和屋脊的交匯處,也是屋頂的最關鍵部位。坡面和屋脊的交匯處最容易造成雨水滲漏,在此處安置琉璃大吻,可以嚴密地將交匯處封固起來,有效地防止雨水侵入。

  明清兩代,大吻被視為鎮火的神物,每逢大吻燒製而成,都要舉行隆重的迎吻儀式。《清世祖實錄》記:「順治十二年四月,坤寧宮上樑安吻,文武官員迎吻於正陽門。」清代《工部工程則例》記載的迎吻過程更為詳細:「遣官一人,祭吻於琉璃窰,並遣官四人,於正陽門、大清門、午門、太和門祭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以及科道官排班迎吻。」正陽門為京城正門,大清門為皇城的前門,午門為紫禁城正門,太和門為外朝的正門,在此四門舉行迎吻祭告儀式,可見迎吻儀式之隆重。

  功能各異的小獸

  紫禁城宮殿建築的簷角上,除了最外端的騎鳳(一說騎雞)仙人以外,後面還排列着一個個形象各異的小獸(圖三)。小獸的數量依據建築體量的大小而多寡不一,一般採用單數,最多不超過九個,最少的只安放一個。

  小獸的排列順序也有規定,據《大清會典》記載:「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太和殿在九個小獸之外又增加了行什(圖四),總共十個小獸,實屬特例。

  這些小獸各有吉祥寓意和特殊的功能。龍為百鱗蟲之長,能顯能隱、登天潛淵、呼風喚雨,與龜、鳳、麟合稱「四靈」,被認為具有祛邪、避災、祈福之功用。鳳為百鳥之王,是人們想像中的瑞鳥,是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如果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鳥飛來。獅子是獸中之王,代表着勇猛威嚴,古人認為獅子不但可以辟邪,而且可以帶來祥瑞之氣。天馬即神馬,有「天馬行空」之成語,寓意有超乎尋常的能力和表現。海馬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象徵,象徵忠勇吉祥,與天馬一樣象徵着皇家德威,可以通天入海、暢達八方。狻猊是傳說中的猛獸,《爾雅.釋獸》中說:「狻猊,食虎豹。」象徵威武,有百獸率從之意,又傳為「龍生九子」之一。押魚是傳說中的還種異獸,據說可以興雲作雨。獬豸也是傳說中的神獸,《異物志》載:「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咋字是啃咬的意思,又引申為吃,寓意獬豸正直公正、具有可以剪除邪惡勢力的非凡能力。鬥牛是傳說中的一種虬龍,《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虬螭之類,遇陰雨做雲霧,常蜿蜒道旁及金鰲玉蝀坊之上。」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九個小獸都是身懷絕技,可以趨利避害、懲惡揚善。那麼,第十個小獸──行什,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特異功能呢?

  獨一無二的行什

  小獸又稱走獸,是中國古代官式建築特有的裝飾物,民間建築絕對不能使用。小獸的數量一般最多不超過九個,而太和殿在九個之外又增加了行什,不僅是紫禁城內宮殿建築中的特例,也是全國古建築中僅有的孤例。太和殿行什出現於何時、原因為何、有何功用,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太和殿原名奉天殿,嘉靖時改稱皇極殿,清順治時改名太和殿,自明永樂時建成後屢遭火毀又多次重建。最後一次重建工程完成於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1695-1697年),以後雖有修繕,但仍保持重建後的形制。關於太和殿使用十個小獸的記載,就目前掌握材料來看,最早見於清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江藻編撰的《太和殿紀事》,大致成書於康熙三十七年,記載了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重建太和殿的情況。據此推論,太和殿行什的出現不晚於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出現的原因應該與改用二樣琉璃瓦件有關。

  琉璃瓦件大小不等,共有十種規格,稱為十樣。太和殿面闊十一間(60.11米),進深五間(33.33米),重簷廡殿頂,連台基通高35.05米,是紫禁城內最高大的殿宇,也是等級最高的建築。太和殿在明代使用頭樣琉璃瓦件,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重建太和殿改用二樣琉璃瓦件,瓦件尺寸變小出現空檔,給安裝第十個小獸─行什提供了可能。

  要想知道行什有什麼功用,先要弄清行什的身份。著名古建專家于倬雲先生觀察發現,行什的形象人身猴臉、背有雙翼、手持降魔杵,頗似傳說中的雷公或雷震子,具有防雷和消災免禍的能力。雷公不僅能掌控雷霆,還能懲惡揚善,選雷公作為行什再恰當不過了。

  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體,最怕失火,又以遭雷擊起火最難預防。尤其像太和殿這樣重要的宮殿,一旦失火,後果不堪設想。不僅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會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會被認為是統治者行為不端而遭天譴的不祥之兆。由此看來,太和殿增加行什不僅是技術行為,背後或許還有政治原因和文化需求,因為害怕引起聯想,不便直接以雷公命名,因而以「行什」之名代之。

  藏而不露的寶匣

  寶匣(圖五)是放置在古建築正脊正中脊筒內的鎮物。正脊又稱大脊,位於古建築的最高處,施工時由兩端向中間壘砌,正中一塊脊筒要待其他工序完成以後最後安放,然後放入寶匣。正中脊筒的位置稱為「龍口」或「龍門」,安放脊筒和寶匣的過程稱為「合龍」、「合龍口」或「合龍門」。合龍標誌着一座建築的落成,為此還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寶匣為方形或略呈長方形,厚度一般不大,以便放入脊筒內。其製作材料主要為銅、錫、木三種。銅製寶匣最為精美,表面鎏金,並刻有龍、鳳圖案,錫製寶匣,有的表面彩繪紋飾,有的則無裝飾。木製寶匣一般沒有裝飾。寶匣內所放物品一般有金、銀、銅、鐵、錫元寶,銅錢、寶石、綢緞、絲線、藥材、五穀等。有的還放有經卷、如意、珠子、雲母等物。

  太和殿的寶匣為銅製,表面鎏金,鐫刻雲龍圖案。寶匣內外兩層,內層可以像抽屜一樣拉出,兩層之間用銷釘加以固定。據《太和殿紀事》記載,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重建太和殿時,在寶匣內放置了如下物品:

  金錁一錠,牌一個,共重三両四錢五分。

  銀錁一錠,牌一個,共重一両八錢五分。

  金錢八個,每個重一両七錢。

  銅錁一錠,牌一個,共重四両。

  鐵錁一錠,牌一個,共重三両。

  錫錁一錠,牌一個,共重三両。

  五色寶石五塊。

  五經(系懺咒)五卷。

  五色緞五塊。

  五色線五綹。

  五香(紅降香、黃芸香、紫沉香、黑乳香、白檀香)各三錢。

  五藥(生地黃、木香、河子、人參、茯苓)各三錢。

  五穀(高粱、黃米、粳米、麥、黃豆)。

  太和殿的合龍儀式也十分隆重。合龍前按例由禮部欽天監選定吉日,合龍時遣大臣一員致祭,文武百官俱穿朝服於午門內齊集,內大臣、侍衛、包衣官於太和門內齊集,致祭時分翼排班站立。致祭正使大臣、執事官員和匠作頭領還要簪花披紅。合龍後,再選定吉日懸匾,宣告太和殿重建工程最終完成。

  美輪美奐的藻井

  藻井(圖六)是紫禁城宮殿的重要室內裝飾,一般用於尊貴的殿宇內。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也是紫禁城內最重要的殿宇,所以藻井也自然成為必不可少的裝飾。據《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東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認為是主水的。在殿堂內最高處安置向上隆起的藻井,期望借此以水克火,護佑建築物的安全、免遭火毀。

  太和殿的藻井不僅體量高大、結構也非常複雜,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于倬雲先生主編的《紫禁城宮殿》中對此有具體的描述:藻井下部是方井,直徑5.94米,高0.57米,上置斗拱承重。中部為八角井,直徑3.20米,高0.57米,是承上啟下的過渡部分,抹角枋上刻有龍鳳紋、隨瓣枋刻有雲龍紋裝飾。上部為圓井,直徑3.20米,高0.72米,周圍安放一圈二十八攢精緻的小斗拱,承托上面成為「明鏡」的圓形蓋板。明鏡下雕有蟠龍,口內懸掛內塗水銀的圓形玻璃「寶珠」。

  寶珠又稱「軒轅鏡」,暗指「軒轅星」。軒轅星代表軒轅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以此命名寶珠,不僅凸顯了皇權的尊貴,同時也有神靈護佑的意味。

  太和殿藻井通體貼金,色澤明亮、金光燦燦,與地面上的寶座和周圍的蟠龍金柱交相輝映,使整座大殿顯得莊嚴肅穆、金碧輝煌。

寓意深刻的符板

  太和殿天花上面供奉有五塊符板(圖七、八):天花正中藻井的圓形蓋板上面,也就是所謂明鏡的上面,立有一塊符板。此外,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還各供奉一塊符板。五塊符板前面還各安放一套由香爐、蠟台、靈芝組成的「五供」。

  關於符板的安放時間,故宮博物院專家羅文華先生查閱了清宮檔案。檔案中記載,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降旨在養心殿安黃銅符板一塊,太和殿和乾清宮分別安木符板各一塊。由此,羅文華先生推斷,這套符板有可能是清代雍正時期安放供奉的。

  五塊符板的形制和內容大致相同,正反兩面均刻有佛道經咒靈符。正面內容自上而下分為四層,分別為佛教的「大威德八字秘密心托尼羅」、宮宅神王名號、經咒和咒牌的組合(大白傘蓋心咒、十相自在咒牌、六字真言),以及道教的璿璣八卦圖。背面則滿刻道教的鎮宅七十二符。

  羅文華先生認為,符板的內容不僅是佛、道兩教鎮宅厭勝經符、符咒的拼合,而且還是以一種共同的主旨「和諧」加以供奉的。符板上佛教的經咒和神明,不僅可以保佑個人和私宅,而且還有護國佑民的功能。其道教的七十二靈符也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太和殿乃至紫禁城而設,而是要借助其廣大的功能、無邊的法力,實現庇護天下的宏大理想。

  另外,羅文華先生還強調,太和殿五塊符板以藻井為中心分布,則更有深刻寓意。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藻井象徵着天穹,符板上的璿璣八卦圖則加強了這種觀念,使得皇天一體、皇權至上的意義昭然若揭。加之以佛教五方世界、五方諸佛的思想理解,符板的供奉的意義在於:家國天下均在其護佑之下,而不限於一人一事。 (作者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