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陸拓民間交流為統一服務

時間:2017-09-10 03:15:3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譚笑北京報道: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紀念大會本月4日在香港舉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會發表主旨講話,回顧了30年來兩岸交流不平凡的歷程,分享了兩岸關係發展變化的四點啟示以及未來願景。多名北京專家向本報表示,張志軍的講話體現了大陸在推動兩岸交流方面的主動性和主導作用,未來將積極拓寬兩岸民間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專家強調,交流的目的是要為兩岸統一服務,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交流應堅守的底線,是判斷島內政治勢力處理兩岸關係性質的試金石。

  張志軍在講話中分享了四點深刻啟示:一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和共同的歷史文化是兩岸同胞衝破藩籬、交流融合的不竭動力;二是大陸的改革開放為兩岸同胞擴大交流特別是台灣同胞來大陸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三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排除「台獨」干擾破壞為兩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夢想。

  「九二共識」起基石作用

  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教授朱松嶺表示,自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來,中央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及和平統一進程。大陸的政策放開以後,島內老兵探親、台胞赴大陸祭祖等要求迫切,迫使當時的台灣當局1987年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兩岸開啟了交流的新紀元。為了解決兩岸交流交往中的公證書問題,大陸積極與台灣方面展開談判,並有了「九二共識」這個至今依然發揮着兩岸關係基石作用的成果。「如果沒有中央的積極推動,這些都是不可想像的。」朱松嶺說。

  大陸主動推惠台政策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認為,張志軍講話體現了大陸在推動兩岸交流方面的主動性和主導作用。30年間,大陸方面推出的惠台政策層出不窮。即便在當前兩岸交流因台灣當局而受阻的情況下,大陸方面今年以來仍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開放在大陸工作的台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擴大台胞在大陸事業單位就業試點地域以及進一步擴大法律服務對台開放;大陸鐵路和民航部門改造自助服務設備,實現台胞自助購取票;指導各地創業啟動資金、融資、辦公場所使用方面給予台胞支持等等。在王建民看來,這些惠台政策是中央針對台胞在大陸發展時所遇到的切身問題提出的解決辦法,體現了大陸對台胞的真切關心。

  王建民指出,從兩岸交流三十年的不平凡歷程以及張志軍分享的感想和啟示不難看到,「民間交流是兩岸交流中最有活力、最有彈性也最有前景的平台和渠道。」目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大陸方面推動兩岸交流方面的初心沒有改變,並且正逐漸拓展廣度和深度,大力推進民間交流。

  統一是全體國民之福

  張志軍在講話中提出,兩岸關係要排除干擾,繼續沿着正確的方向前行。朱松嶺表示,中央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一直堅持底線意識,即一個中國原則是判斷島內政治勢力處理兩岸關係性質的試金石。

  張志軍在講話中提到,「統一是全體國民之福」,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為兩岸交流合作指引方向,保駕護航。在王建民分析看來,統一應是兩岸交流過程中最關鍵的原則。「兩岸交流不應該只是普通的你來我往,而是要以維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原則為大方向。交流的目的是要為兩岸統一而服務。國家統一需要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共同實現。」張志軍在講話中表示,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國人的共同目標。王建民認為,大陸在推進兩岸交流中始終高舉弘揚中華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在青年一代樹立中華民族意識,以加強凝聚兩岸民眾的向心力,團結兩岸同胞和海內外人士,共同推進兩岸和平統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