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眾創碼頭」揚帆 台青實現創業夢

時間:2017-06-13 03:16:01來源:大公網

  圖:「眾創碼頭」吸引三十家台青創業公司落戶南京/ 陳旻攝

  【大公報訊】記者陳旻南京報道:翻開南京浦口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業園內「眾創碼頭」的宣傳冊,第一頁上印着「在充滿挑戰卻也遍地機會的中國大陸,南京眾創碼頭,無疑是台灣青創企業家在萬眾創業時代的燈塔」。台灣亞克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何思穎5日表示,台青通過「眾創碼頭」在南京已創立了30家公司,「來來去去的台灣青年創業家超過60人」。

  大陸優惠政策啟發創業

  「眾創碼頭」為創業平台孵化器,專為台灣大學生、青年創業團隊在南京落地創業培育項目提供全方位服務。在台灣大學研究生畢業後,何思穎與朋友合作,成立了台灣亞克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落戶南京「眾創碼頭」。

  何思穎強調,現在兩岸青年的資訊落差很嚴重,大陸針對台灣青年人來大陸創業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但一些最新的、非常具體的資訊信息,很多台灣人都不知道,於是「解讀大陸政策」便可成為一門生意,還可以幫助台灣的青年人實現創業夢。

  以自己身處的南京為例,何思穎說,南京不僅有「導師聯盟」、「創投聯盟」、「服務聯盟」、「平台聯盟」四大聯盟輔助台青創業,僅江北新區海峽科工園新出台為台青創業提供10萬元至100萬元人民幣不等的創業獎勵補貼,江蘇省、市、區政府都有專為台青的各類創業補貼政策。

  何思穎的「眾創碼頭」團隊清一色全是台青,她說,「因為台青才能夠了解台青。」他們與台灣13所高校簽約「戰略合作」協議,開設了公眾號,「推出國家、省、市、區,任何所有的針對台灣青年的優惠政策,並特別製作分析比較表」。何思穎強調,「我們幫助想做小生意的台灣年輕人在大陸找到他的舞台。只要他們有興趣,他們想過來的,我們都會為他們服務。」

  「南京是我第二個家」

  今年31歲的許少豪畢業於台灣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專業是媒體設計。畢業後許少豪發現,台灣的設計市場早已飽和,「自認為在學校學了很多東西,出來一看,大家都會!造成生產過剩,價錢就下降」。

  三年前,許少豪揣着10萬元人民幣來到南京,夢想着開一間設計公司,做品牌包裝,幫助台灣食品和日用品進入大陸市場做包裝設計和尋找銷售平台,如今美夢成真。

  目前,許少豪與女朋友李季穎的設計公司落戶「眾創碼頭」。他說,南京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是面向台灣企業投資的國家級窗口,想來此創業的台青只要提交一份創業方案,通過創業導師團隊審批後,即可獲得免費的辦公室和政府扶持資金。另外,當地政府還協助台青拓展市場、對接VC、PE等市場化投資基金。許少豪的客戶不斷在拓展。他說,「已經闖過了最難的日子」,今後目標是在南京賺取更多財富,「南京就是我第二個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