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台當局空談「吃得安心」

時間:2017-04-02 03:15:32來源:大公網

  台灣茶因茶種不斷改良、製茶工藝講究而名聲在外,近兩周,台灣茶卻因農藥被黑。「黑手」不是媒體,非關消費者,恰恰是台灣當局。台灣食品與藥品主管部門公布放寬農藥殘留標準,其中一項是首次允許氟派瑞(fluopyram,大陸稱氟吡菌酰胺)用於茶葉。

  台灣「食藥署」3月中旬公告放寬128項農藥殘留標準,其中最令人驚心的是允許氟派瑞用於茶園,且殘留量為6ppm,遠遠高於其他地區用於果蔬的標準,歐盟標準是0.1ppm,日本是3ppm。果蔬尚可去皮清洗,茶葉則茶、藥一體,喝者難逃。

  主管部門本應為了社會大眾的福祉而制定規則並監督執行,但這樣的規則卻犯了眾怒,台灣社會直指「離譜」。更離譜的還在後面:當國民黨立委質詢此事時,「食藥署」的上級首長卻一問三不知,完全狀況外。事關台灣農業名譽和眾生食品安全的「公告」是如何出台的?誰能拍板決定放行氟派瑞進入茶園?過了幾天,主管部門給出了答案:是農藥商提出的申請和用藥標準。這一答案令「離譜」上升為「太扯」,連民進黨立委們都要站出來表態反對。

  壓力之下,主管部門以「召開專家會議」應對,本來傳出的消息是會議通過,但本周卻對外宣布公告「暫緩實施」。台灣茶兩周之內坐了回「藥」與不「藥」的過山車,啥時下車還沒時間表。

  蔡英文的競選承諾之一便是食品安全,她提出新農業、無毒農業、農產品履歷認證等具體措施,給選民以「食得安心」的期待。但執政後,蔡英文團隊令台灣社會最不安的便是食安風波,開放瘦肉精殘留量高於台灣的美國豬肉、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再加上最近的放寬農藥殘留公告,突顯民進黨當局台下台上不一樣、管理毫無章法。

  台灣《中國時報》社評認為,主管部門在無專家評估影響、無公聽會的情況下逕自修改標準,暴露出無專業、無良知的低水平。無論如何,台灣民眾沒有辦法如蔡英文所說「吃得安心、免於恐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