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楊凡(左起)、張艾嘉、姚煒及鶴見辰吾因《海上花》修復版放映,再度聚首 大公報記者梁舒婷攝
「是這般柔情的你,給我一個夢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隱隱的盪漾……」這首由羅大佑作詞曲,甄妮演唱的電影主題曲《海上花》,堪稱經典,當年一舉拿下多個港台大獎,但電影《海上花》一九八七年在香港上映後卻成了「滄海遺珠」,讓當時在文藝片中嶄露頭角的楊凡受挫。事隔三十年,楊凡早前攜《海上花》修復版參加首屆澳門國際影展,並分享當年拍攝該片的點滴。
大公報記者 梁舒婷
一說《海上花》,大家最先想起的不是張愛玲,就是侯孝賢。一九九八年侯孝賢執導,劉嘉玲、梁朝偉、李嘉欣主演的《海上花》,受到觀眾以及多個電影頒獎禮的歡迎。這個講述十九世紀末上海租界內一間「長三公寓」高級妓院內的鬥爭故事,一時聲名大噪,連帶紅起來的還有被改編的原著《海上花列傳》(韓子雲以上海話著,張愛玲以普通話註譯)。
而說到導演楊凡,更多人記得的是由周潤發主演的文藝片《玫瑰的故事》,鮮有記得他的《海上花》。有趣的是,兩部《海上花》同名也僅是巧合,楊凡的《海上花》和上海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訪澳門後所寫的愛情悲劇,之後由張艾嘉、鶴見辰吾和姚煒主演,一九八七年在香港上映。
緣起澳門
電影以倒敘的方式講述一個發生在上世紀澳門的故事,糅入了刻骨銘心的男女之愛,曖昧的同性之情,甚至是販毒與吸毒者的矛盾以及妓女與鴇母之間的衝突。而飾演名妓美玲的張艾嘉在片中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一雙含水的眸子似是欲言又止,最是讓人心碎。美玲的一生就是那海上漂泊的嬌艷花朵,美麗卻無枝可依,尋找卻沒有方向,等待卻永無期限。
可以想像一次性涵蓋了如此多社會邊緣題材,當年的觀眾恐怕是無法照單全收的。嘉禾電影公司第一次看到劇本時也是如此想法,甚至叫楊凡參考嘉禾剛出品的《第一道彩虹》來改動故事。彼時楊凡還是攝影師,這是他第一次有機會轉型做導演,然而看完參考電影之後他卻帶着《海上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只嘆:「這個妓女的故事實在是難以閤家歡……」
後來《海上花》又能面世,也多虧一九八五年《玫瑰的故事》賣座,令電影公司覺得楊凡在文藝片中殺出一條血路了,於是《海上花》被翻出來乘勝追擊。投資電影很多時也是一場賭博,博天時地利人和,更博運氣。無奈《海上花》在首映當晚就已經宣布楊凡和嘉禾輸了。在男主角看見女主角吸毒,眼中充滿淚水嘆道「我難過」時,觀眾席中爆出一陣狂笑,鶴見辰吾當時十分不解。楊凡縱使心有不甘,如今再回首時他只是稱《海上花》是一部觀眾不能接受的電影。那何時觀眾才能接受呢?沒有人知道。儘管如此,楊凡也沒有退讓過,堅決守住最初的那個《海上花》。
「重拍」是楊凡近年來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海上花》更是多年來被要求「重拍」呼聲最高的一部,導演林奕華更撰文《等待楊凡重拍海上花》。在《海上花》誕生的年代,無論是硬件,還是當年仍稍顯青澀的主演們和楊凡自己,都很難交出大家想像中的「完美」《海上花》,被期待重拍也不無道理。
近年來,楊凡一直以實質行動來抵抗這些期許,接連花費巨額對經典電影進行數碼修復,已推出修復版DVD的作品包括《玫瑰的故事》、《美少年之戀》和《流金歲月》等。然而,這次歷時兩年的修復版《海上花》早前重回澳門首映時,發布會上的提問仍是繞不開「重拍」這個話題。
「很多人問我如果可以重來,最想重拍的是哪一部,也有很多人問會不會重拍《海上花》,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回答,我不會重拍《海上花》,也不會再拍類似的故事。」楊凡在發布會上不急不緩地回應,溫柔的嗓音中盡是堅定。楊凡後期的作品確實多多少少都帶了《海上花》神秘游離又隱隱憂愁的影子,這也是特殊的「楊凡式浪漫」。楊凡在現場反問道:「我之後的作品都是重複我自己,既然不會更好,那我為什麼要重拍呢?」
著名匈牙利裔攝影師安德烈.科特茲(AndréKertész)曾說「最好的那瞬間,我總是錯過」,這一點得到許多攝影師的共鳴。但有趣的是,攝影師出身的楊凡將過去的好與壞,驚艷與不足,都一併肯定。而對於彌補觀影方面的技術缺陷,楊凡選擇了商業性更弱的數碼修復,決心將《海上花》文藝到底。
修復其實也並不比重拍更易,在此過程中,楊凡直面了很多當年出紕漏的問題,例如底片的所有「溶鏡」(Dissolve)左上角都有個污染的水印,尤其是第一幕澳門全景的鏡頭,這是做光學時鏡頭沒有清潔乾淨而導致。對於為何當年沒有發現這些瑕疵,楊凡俏皮地解釋:「可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自我陶醉都還來不及,又哪會看出毛病來?」
修復原畫面,聲帶又成了問題,放到今天的大銀幕上放映,遇上高頻率就會「爆咪」,尤其是音樂。幸虧他們在林子祥的介紹下認識了「太極」樂隊成員Joey(鄧建明),才把黑膠唱片中幸存的甄妮主唱羅大佑鋼琴伴奏的主題曲,轉錄成功。
選角無誤
三十年來被討論不斷的,還有該片的cast(主演),尤其是飾演男主角中村的鶴見辰吾。楊凡透露過《海上花》最初的構想是由劉德華擔任男主角,但《玫瑰的故事》賣座後,周潤發希望再次合作,但陰差陽錯之下與二人都合作不成,最後楊凡一氣之下去日本尋到了青春偶像鶴見辰吾出演,而周潤發的檔期就留給了《英雄本色》。
如要和成為華語電影賣座奇跡的《英雄本色》相比,《海上花》只能算是淹沒在時間裏了。香港著名電影人蔡永昌曾對楊凡說,如他當時用了周潤發可能會更賣座,但也可能不會成為他想要的那部戲。楊凡至今也肯定當初的選擇:「三十年後,我仍然覺得,這個cast是最正確的。」鶴見辰吾為影片帶來的那種難以言喻的異鄉情調,楊凡說自己再想不出,有誰可以代替當年他詮釋的那種青春易逝的味道。
也幸得楊凡這份對舊夢的堅持,三十年後重回澳門的《海上花》,也帶着當年部分現已消逝又未加修飾的澳門街頭巷尾回到故地。如今楊凡再回澳門,也嘆澳門的變化甚大,再難見到當初《海上花》取景時的蹤影。大概這也是首屆澳門國際影展邀請《海上花》來首映的用心良苦。如今電影市場上同性戀、吸毒等邊緣題材的電影已是屢見不鮮,「是這般奇情的」楊凡和《海上花》會在三十年後翻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