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蔡「力抗中國」討好「獨派」\朱穗怡

時間:2016-10-04 03:15:54來源:大公網

  9月28日是民進黨創黨三十周年,兼任黨主席的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最近向全體黨員發表公開信,叫囂「民進黨要力抗中國壓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形塑一個健康正常的經濟關係」。在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而陷入低迷的時期,這番充滿挑釁性的言論無疑令兩岸關係雪上加霜。蔡英文執政不過四個月,就對處理兩岸關係失去了耐性,終於說出了心底話。一方面,此惡言是台當局對今年未能出席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表達強烈不滿,另一方面,這是否意味着當局今後將實施更強硬的兩岸政策,值得觀察。

  民進黨當局對於ICAO大會邀請函可謂望眼欲穿,但當希望成為泡影時則惱羞成怒,連日來表達抗議。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不具有主權國家,本就不得參加聯合國及相關機構的活動。這是理所當然,不存在所謂的「打壓」。蔡英文對此其實心知肚明,而發表強硬言論不過是企圖激起島內民眾的悲情,營造台灣遭大陸「欺負」的觀感,把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責任推給大陸方面,以便為自己今後「力抗中國」製造藉口。

  民進黨當局上任這一百多天以來,其兩岸政策其實與在野時並無改變,依然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願處理「凍獨」問題。所以,最近蔡英文大放「力抗中國」的厥詞並不令人意外,只是這幾個月其措辭頗為「客氣」,在談及兩岸關係時稱「兩岸」、「中國大陸」,但這次給黨員的公開信則直呼「中國」,毫不掩飾「兩國論」、「一邊一國」的立場,似乎連表面上的「善意」也懶得維持了。此微妙轉變反映了蔡英文政府仍要看深綠臉色行事。自民進黨「520」重掌政權後,「獨派」早對民進黨「軟弱」的兩岸路線不滿:一邊批評「內閣」是「老藍男」,要把非民進黨籍的「行政院長」林全趕下台,甚至容不得「行政院」官員發表「陸客是台灣最需要的朋友」的說法,令「行政院」不得不澄清官員的言論不代表當局立場;另一邊鼓吹「入聯」、「修憲」,企圖謀求「法理台獨」。蔡英文的民望跌跌不休,只好再次靠攏深綠取暖,鞏固基本盤。

  「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壓力固然是影響蔡英文兩岸路線的重要因素,但廣東有句俗話說「牛若不飲水,怎撳得牛頭低」,意即倘若蔡英文政府決心改善兩岸關係,是不會屈服於某一方壓力的。其「力抗中國」論頗有與大陸方面撕破臉皮之意。民共本就沒有互信,如果民進黨當局要與大陸方面「硬碰」,只會加劇雙方的不信任感,後果不堪設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