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項目《重走坦讚鐵路》中英斯三語種DVD首發儀式暨學術研討會,6日在浙江杭州之江編劇村舉行。本次首發儀式暨學術研討會由浙江大學出版社聯合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共同舉辦。
浙江大學出版社社長褚超孚教授致辭
《重走坦讚鐵路》中英斯三語種DVD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展現各時期、各行業坦讚鐵路親歷者的感知,解讀中非人民的交流,展現當下中國的發展和包容,並引領更多的人讀懂中國,讀懂非洲,在中非合作新形勢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重走坦讚鐵路》DVD
浙江大學出版社社長褚超孚教授介紹了有關大型中非紀錄片《重走坦讚鐵路》DVD項目及其主題圖書《中非之路:坦讚鐵路沿線訪談錄》的出版故事。浙江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重走坦讚鐵路》中英斯三語種DVD作為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項目成果,電子音像的傳播形態讓出版物可以被聽、被看、被感知,實現入目、入耳、入心的高效傳播。通過多元的視角向全世界展示全面和公正的中非關系,讓各方能夠接受影片和文字,從而減少對中非合作的猜忌。以真實客觀的視角講述中非合作故事,弘揚坦讚鐵路精神,使紀錄片和圖書成為中坦讚三國友好合作的新「豐碑」,為中非友誼續寫新篇章。
影片總導演張勇從北京電影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起關註坦讚鐵路與中非影視交流的密切關系,從2016年起三度去坦桑尼亞、讚比亞調研,最終於2017年底正式開始拍攝。他以「時間的故事」為題介紹了項目情況以及拍攝過程背後的艱辛與挑戰,並向主創人員表示了感謝。該作品彙聚了來自非洲、中國和歐洲的影視製作人、學者和專家,通過多元的視角展現了坦讚鐵路的真實故事,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真實多元的中非關系。
融媒體出版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期待更多浙產優秀記錄片
浙江省委宣傳部對外交流處處長王新華表示,這個項目立足於中非人文交流及民心相通的故事,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典型範本,對於推動浙江的國際傳播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廣播電視局發展規劃處副處長韓芳介紹了張勇導演團隊的《重走坦讚鐵路》、《波比的工廠》、《90後的中非情緣》等紀錄作品所獲的獎項和成就,肯定了這些紀錄片在融媒體時代對於深化中非廣播電視交流合作的重要意義。她期待浙江優秀紀錄片在未來的對外傳播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和突破,更進一步走進非洲、走向世界,為中非媒體合作、人文合作等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讚苟皓東、坦讚鐵路中國專家組成員田國華、《重走坦讚鐵路》攝影指導梁子、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教授、副院長趙瑜教授、國際文化出版中心主任包靈靈副編審等二十余位有關非洲研究、影視創作、出版傳媒不同領域機構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重走坦讚鐵路》中英斯三語種DVD首發儀式
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
韋路院長肯定了該項目對於講好中國故事、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作用,並期待未來與浙江大學出版社的戰略合作可以產出更多融媒體成果。
與會專家學者還舉行了中非影視創作與傳播學術研討會,就紀錄片《重走坦讚鐵路》的策劃緣起、我的坦讚之路、中非紀錄片之路、中國高校紀錄片創作現狀、中非影視網絡推譯和傳播、全媒體視域下的融合出版發展路徑探索等議題展開了熱烈且深入的交流。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要在未來進一步弘揚坦讚鐵路精神,加強合作,擴大合作形式,產出更多優秀作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
與會專家合影
獲多項記錄片大獎
坦讚鐵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周恩來領導的第一大援外工程,在20世紀70年代由中國援助坦桑尼亞和讚比亞兩國修建而成,它由東往西,貫穿坦、讚兩國,全長1860.5公裏,是一條非洲自由之路、中非友誼之路。
據悉,紀錄片《重走坦讚鐵路》獲多項紀錄片大獎——「我和我的祖國」優秀作品,浙江省紀錄片丹桂獎,廣電總局優秀國產紀錄片、中非報道獎最佳發展報道,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和國家廣電總局宣傳司2021年第一、第二季度優秀對外傳播紀錄片等。紀錄片在國內外多個中外頻道及手機客戶端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