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专题 > 正文

安醫大一附院李蕊:援滬抗疫築院感安全防線 做醫務人員最可靠「大白」

時間:2022-06-08 20:21:49來源:大公網

安徽援滬醫療隊安醫大一附院方艙院區院感組組長李蕊。(受訪者供圖)

  當安徽援滬醫療隊安醫大一附院方艙院區全體醫務人員,順利通過14天在安徽省合肥市的隔離,最後一次全員核酸檢測報告顯示均為陰性時,安醫大一附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長,安徽援滬醫療隊安醫大一附院方艙院區院感組組長李蕊一直懸着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作為此次負責安醫大一附院方艙院區感染預防和控制的院感組組長,李蕊在上海方艙奮戰53天,憑藉多年從事現場流行病調研的工作經驗,帶領着院區院感組隊員把每個細節都做到極致,為方艙醫務人員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安全防線,並實現了院區「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只要我們再認真一點,再細緻一點,再辛苦一點,每一位醫務人員的安全隱患就可以減少一點。」以院感人的方式守護着每位醫務人員,李蕊就是他們最可靠的「大白」

李蕊(左1)為醫務人員開展感控技能培訓。(受訪者供圖)

  72小時未入眠 分區布局改方艙

  李蕊清楚記得,接到援滬任務是在3月31號上午。當時她立刻主動報名,積極響應,並協助醫院開始籌備出發前對援滬醫療隊隊員的感控培訓工作,直到當天深夜11點才離開醫院回家。4月1日一早,李蕊便出發提前到達上海,參與方艙醫院的建設籌備工作。

  「方艙醫院的正常運轉,院感是一條不可突破的防線,絕對沒有破防了從頭再來的可能。」李蕊介紹,她到達上海時,方艙位置還像一片大工地一樣,剛着手建設。「我們要把前期院感防控的規劃工作與方艙建設同步進行,因為一旦方艙開艙接收患者之後,整個艙內就都是污染區了。」在整個方艙再造的過程中,李蕊不僅要科學運用傳染病防控知識,還要認真吃透方艙建築圖紙,根據現有的布局分區,因地制宜實地改造,設計打通流程動線。

  時間緊,任務重,整個方艙原計劃4月3日就開始接收患者,所以李蕊從4月1號到3號的72小時裏,可謂爭分奪秒,幾乎沒有合眼。「我們根據方艙醫院現有場館布局,設計打造物理隔斷,劃分三區兩通道。最終通過科學改造,實現了工作人員進出雙通道,人員動線單向流動,最大限度減少了交叉污染。」李蕊介紹,方艙4月4日凌晨開艙後,她與5名院感隊員在第一周都放棄休息時間,為了疏通賭點、打通斷點,一直在艙內逐條排查風險隱患,確保院感的防線足夠堅固。

李蕊(左1)指導患者做出艙前準備。(受訪者供圖)

  體力腦力雙考驗 提前預判早干預

  「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四周管牆壁」李蕊說,這就是對在整個方艙感染防控過程工作職責的形象概括。與方艙內一百多名醫務人員只需在工作時間照顧患者的工作性質不同,李蕊帶領的院感組隻有6人(後因工作調動只剩5人),他們需要人員跟蹤全時段、防控監督全天候、感控指導全流程、細節整改全方位、工作人員全覆蓋。「每一個班次,我們都需要從酒店、班車的消毒防護開始,到關註到每一位醫生、護士以及艙內的保潔、保安、志願者等所有工作人員的消毒防護工作,確保不給病毒一絲可乘之機。」李蕊描述,院感人只要上崗,就要精神高度集中,時刻檢查並確保大家的防護措施做到完善,萬無一失。

  由於安醫大一附院方艙所在館當時還是建成初期,艙內還是水泥地並且不平整,地上還經常出現釘子,所用床鋪也是鐵板床等,所以醫護人員的防護服經常被刮破、戳破,這些都大大增加了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李蕊團隊需要不停檢查是否有安全隱患。「每天上崗,我都套兩層鞋套,到換班時都被我走爛了。」李蕊坦言,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提前預判到各種潛在危險,並做出決定,提前干預。那段時間,李蕊每天的睡眠時間隻有兩三個小時,在她看來,這不僅是一場與病毒防控的專業較量,同時也是對自己體力的一次考驗。

  除了增加對醫務人員的防護檢查,李蕊亦帶領團隊從強化醫務人員的防護意識開始,經常性開展全員感控培訓。「這次安醫大一附院援滬醫療隊共有165名醫護隊員,大部分醫護人員並不是專業感染科出身,沒有傳染病防控的經驗。」於是,李蕊帶領院感組針對院區各類、各級人群,組織落實經常性感控培訓,特別是對於感控基礎薄弱的人員及重點、風險環節,加大培訓力度,實現感控培訓「每日一課」。與此同時,為了規範化醫護人員的防範措施,團隊對各個感控流程逐步完善,制定感控制度及流程指引彙編材料。「從工作人員進出艙流程、防護用品穿脫流程到職業暴露預防處置流程、患者出艙感控管理等各個環節,我們一共制定了30多條指引。」

李蕊(右1)與院感組成員合影。(受訪者供圖)

  臨危不懼穩人心 醫務人員零感染

  院感無小事,事事要重視。在援滬的50多天,李蕊對此感觸頗深。在一次醫護人員送治愈病人出艙的過程中,一名護士的腳被地上的長釘直接扎穿鞋底後扎破,李蕊立刻帶這名護士進行緊急處理。李蕊透露,那名護士當時十分緊張,在脫卸防護服的過程中由於疼痛還不停的跳動,這是脫卸防護服的大忌,會造成病毒揚塵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李蕊立刻阻止,並隔着更衣室的玻璃不斷安撫護士,告訴他病毒不會通過血液傳染,讓他放下心來按照專業流程脫卸防護服。

  而在隨後這位護士出艙就醫打破傷風針的過程中,李蕊堅持讓他穿戴全套防護服,帶上消毒液等,並另帶一套防護服備用。「當時大家還覺得我過於謹慎了,但當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事實證明謹慎是對的。」原來,這名護士去定點醫院就診過程中,與一名後來診斷為陽性的新冠患者有密切接觸,護士的全套防護讓他免於被感染。「當這名護士和其他醫務人員跟我說:『李老師,還好有你』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李蕊說。

  5月23日,安徽援滬醫療隊員統一撤離上海。由安醫大一附院牽頭的17家醫療機構選派的165名隊員組成的醫療隊,在安徽省援滬醫療隊負責的所有院區中率先開艙收治患者,率先開展患者核酸檢測,累計收治患者2501人,累計採集患者核酸13418人次。醫療隊也最終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日以繼夜奮戰50多天,李蕊瘦了十多斤。回看這段經歷,她認為這是對自己體力和能力的極大鍛煉,同時也讓自己的專業得到了快速成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援滬期間,她亦經歷了失去親人之痛。李蕊說,是家人的默默付出和對她工作的極大支持,才能讓她心無旁騖、鬥志昂揚的奮戰在這裏。「作為一名公共衛生專業領域的戰士,堅定信念,心存熱愛,眼中有光,我們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