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命百歲,隨着醫學昌明,未來也許不止活到百歲。活着是好事,可是若家中長者患有腦退化症,那照顧的人比患者更加辛苦,不管你付出多少,最終患者對照顧者的記憶都會越來越模糊甚至視為陌生人。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籲隨着人口老化,應及早推行腦退化症的公共教育,加強大家對此病的認知,以及減低照顧者的沉重壓力。

  據衛生防護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現時香港女性平均壽命是87.7歲,男性為81.7歲。郭志銳指出,腦退化症的發病期平均是75歲以上,比率為四名長者中有一人患病,超過80歲以上的則三人中有一人發病。此病初期症狀較難察覺,患者只覺得自己年紀大,記性差,同住家人亦多數相信長者記憶衰退是必然的,但家人如果能從公共教育獲悉更多資訊,則可從長者細微的動作發現問題。

  初期退化易被忽視

  郭志銳說:「患者初期可能只是忘記帶東西,煮多人飯餐或會有些力不從心,但仍然可以完成。到了中期,則會出現邏輯上的混亂,同樣是煮多人飯餐,患者由過往處事井井有條變得不知所措,並對近期發生的事,即使一日前的都很快忘記,惟對舊事還有記憶。到了後期,患者對家人如同陌生人,且變得不喜歡說話,吞嚥出現困難,萬一出事便容易出現肺炎,所以,很多腦退化者最終是死於肺炎。另有一種情況是,患者對食物失去興趣而餓死。」

健康人生

圖:長者參與社交活動,多動腦筋,對情緒有正面影響

  他又直言,腦退化症成因多樣,至今醫學上還未找出真正原因。而大家熟知的阿茲海默症,僅是腦退化症的其中一種。

  郭志銳解釋說:「現代醫學目前只知阿茲海默症為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並認為有將近七成的危險因子與遺傳相關,其他的相關危險因子有:頭部外傷、抑鬱症或高血壓病史,疾病的進程與大腦中纖維狀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沉積和tau蛋白相關。另一原因是腦部深層血管閉塞,由於腦部深層血液流量較少,且血管很細,不如腦中風般會令病人出現半身癱瘓的明顯症狀。腦內深層區域長期缺血致細胞壞死,經過長年累月積聚,便會產生腦退化。目前並沒有特定有效的藥物治療這個疾病,但有藥物可以延緩病情。」

  須關注照顧者情緒

  其實對於腦退化,長者未必肯承認。子女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老人腦力衰退是正常的事情。事實上,即使年紀大,除了面容體態老化之外,腦部的靈活程度應如年輕時的敏捷,最佳版本可數李嘉誠,他雖然年逾九旬,依舊如年輕人般「醒目」。郭志銳說,當家中長者出現疑似腦退化症狀時,他們大多不願承認或拒絕到相關中心接受檢查。所以,目前耆智園的常見訪客依舊以家人或照顧者為主。但郭志銳表示,當家人或照顧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長者的腦退化狀態,就會更有耐心地對待長者出現的一些狀況。溫馨的氛圍以及和睦的關係,有助於減緩腦退化的速度。同時,郭志銳有感腦退化的病期長短難以預計,家人的情緒同樣需要關注。

  他說:「有些患者一兩年便走了,最長的可達十幾年,耆智園希望能充當家人的後盾,減輕他們的壓力。而推行公共教育,是要讓大家認識患者的症狀,例如,他們會忘記時間、迷路、有溝通問題、疑心重,懷疑別人偷竊、判斷力衰退、危險地橫過馬路、抗拒社交活動、情緒起伏大、產生疑惑和焦慮、罵人甚至出手打人。一個家庭成員得了腦退化症,會對家庭起到很大衝擊。舉例,由誰照顧患者、時間分配,或種種安排等等。子女會問:為何患者要和我同住?為何一定是我負責?事實上,照顧腦退化者,精神壓力很大,有人甚至因此患上抑鬱症。公共教育能讓家人越早發覺患者有腦退化症狀,及早消化問題,並規劃怎樣照顧父母。若未能及早發現患者有腦退化症,可能病情已是中期,家人一時間未能接受,於照顧問題上就會易起衝突。目前的藥物只可減慢病情、保持穩定,防止突然惡化,但不能根治,行為治療就可起到一定作用。家人於日間安排患者到護理中心,透過活動提升患者對社交的興趣,改善情緒,讓他們多動腦筋,社工亦會主動和長者交談。這樣比患者獨自在家,即使有傭人照顧,但因言語難以溝通未能互動,或會影響患者情緒使其大發脾氣,導致家庭不再和睦。護理中心就可擔任一個緩衡角色。」

  此外,郭志銳表示,目前只能以藥物、家人關心,以及相關機構支援,減慢患者腦退化進程。患者的情況一旦惡化,如果連家人亦照顧不來,最終一步是將患者送入老人院。

  有些長者活到百歲依然精靈,有些七十多歲便患上腦退化症。一種不明成因的疾病,對患者和家人都是很大考驗。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杏林細語 |BB來了不用怕
抑鬱症成因
  •   據專家表示,抑鬱症的診斷是基於當事人對自己抑鬱症狀的描述,以及其過往的醫療及用藥的記錄來進行,並沒有化驗的結果來幫助診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