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之言
中醫學認為,在外耳上可找到五臟六腑的對應點,生病時,耳廓上相關區域或可探得反應,刺激這些反應點(耳穴),可起到治病作用。/註冊中醫 藍永豪博士
什麼是耳穴療法?耳穴療法乃根據中醫經絡穴位理論並人體全息理論,透過刺激耳部穴位,調節相關經絡功能,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節體內平衡等作用,使人體恢復陰平陽秘的理想健康狀態。近年來,內地耳穴治療疾病的臨床報道逾千餘篇,其中包括耳穴貼壓、耳毫針、耳穴穴位注射、耳穴埋針、耳穴割治等多種療法。耳穴貼壓是耳穴療法中最常見的一種,有別於耳針療法,耳穴貼壓較傾向用作保健及輔助治療。研究發現,耳穴治療疼痛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確有較好的療效,不僅可以減緩症狀及控制病情,而且有很好的遠期療效。
耳和臟腑有聯繫
古代文獻對耳與臟腑的生理功能方面,論述頗多。《內經》和《難經》記載了耳與心、肝、脾、肺、腎、胃、腸、腦等的聯繫。《靈樞.口問》載:「耳者,宗脈所聚也。」《內經》中所記述的經脈循行分布說明耳與經脈之間存在密切聯繫。十二經脈循行中,六陽經分別入耳、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陰經雖不直接與耳發生聯繫,但均通過其經別與陽經相合而間接上達於耳。後世醫家更為詳細地論述耳和臟腑的關係,並認為觀察耳的形態、色澤的變化,可「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
當代國內外關於耳針作用原理的學說,還包括生物電學說、生物控制論學說、生物全息律學說、閘門控制學說、免疫學說、德爾他反射學說等等。比如說,生物全息律學說指出,耳穴分布猶如一個「倒置的胎兒」,通過全息反射路,耳穴陽性反應點能反映人體的某些疾病,通過對這些陽性反應點的調整,可以治療體內相應的疾病。
耳穴療法操作簡便、療效持久、實用無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廣泛應用於中醫各科的病種,例如骨傷科的頸椎病;婦科的痛經、更年期綜合症;兒科的小兒遺尿症;皮膚科的痤瘡、色斑黃褐斑;五官科的近視、鼻炎;還常用於戒斷綜合症如戒煙、戒毒;內科的失眠、頭痛、呃逆,也包括現代醫學涵蓋的神經衰弱、胃腸功能紊亂、神經痛、膽結石膽囊炎、肥胖症、高血壓、美尼爾綜合症。
貼壓法適應症多
耳穴貼壓法是在耳穴表面貼敷壓丸的一種簡易療法,從操作而言,醫師一般採用表面光滑近似圓球狀的中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貼於小膠布中央,然後對準已潔淨消毒的耳穴部位,貼緊並稍稍按壓,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脹、痹。視乎患者的生活習慣及接受程度,每次貼三至七天,貼後每天自行按壓三次,每次五十下。事實上,耳穴貼壓的質材、選穴、次數、頻率、強度、保留時間不同,療效有別,因此建議由註冊中醫進行敷貼較為穩妥。
中醫認為肥胖症多由於肺、脾、腎功能失調,水液代謝失常,痰濕內阻,氣機失暢,日久經絡閉阻,故形成肥胖。根據筆者經驗,舉例說,防治單純性肥胖,可選取耳穴的脾、胃、腎、內分泌、飢點、三焦、皮質下、神門。貼穴後患者每每能感到亢奮的食欲受到抑制,能知飽知飢,二便通暢,從而使體重得到調節。
事實上,耳穴貼壓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又例如防治青少年近視,可選取耳穴的眼、肝、腎、皮質下、神門;防治失眠,一般選取耳穴的神門、肝、脾、交感、內分泌;防治原發性痛經,一般選取耳穴的神門、子宮、交感、肝、脾、腎。
失眠取穴選神門
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楊媛媛等透過Meta(註)分析研究,系統評價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的療效,結果發現,貼壓耳部穴位頻次最多的依次為神門穴、心穴、腎穴、皮質下穴,耳穴貼壓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優於針刺組及藥物組,認為耳穴貼壓治療失眠有一定療效,可提高患者的睡眠品質。
著名中醫針灸專家路紹祖治療失眠以耳穴心、神門、皮質下為主穴,根據耳穴治療失眠的臨床文獻統計,神門穴的使用頻率位居榜首,被認為是寧心安神的首選要穴。神門穴位於耳廓三角窩內,此處神經分布豐富,有耳顳神經、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並形成神經叢,該穴也是調節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的要穴,具有較強的鎮靜安神作用。
除了中藥面膜、中藥酊劑、中藥洗劑、刮痧療法、針刺治療外,耳穴貼壓作為傳統中醫藥外治痤瘡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樣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簡便易行、療效顯著等優點。內地學者姚玉芳等用王不留行子貼壓腎上腺、面頰等耳穴,從現代醫學角度,認為可調節機體內分泌功能,抑制雄性激素分泌,減少皮脂溢出,從而改善尋常痤瘡。
耳穴貼壓的注意事項
.耳穴貼壓前,宜先將外耳消毒;
.假如患者對耳穴貼壓感到刺激,毋須再自行按壓;
.按壓的力度不宜太大,更不要壓損耳穴皮膚;
.耳廓盡量避免沾水浸濕,假如感到耳廓骯髒,或者耳貼內的王不留行子或磁珠丟失了,耳貼膠布便須提前撕掉;
.不宜讓耳廓長期貼着膠布,兩耳交替敷貼,每次貼一隻耳朵便可。
註:Meta分析是當代循證醫學證據較強的新興研究方法,所以這個研究成果較嚴謹客觀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