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之言
相信大部分在香港讀書的中學生,在中文科都會讀過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作《岳陽樓記》,也會記得這位一代文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儒家「犧牲精神」。這是中國古代仁人志士的 抱負,但似乎不適合現代社會,因為我們都沒有該等偉人的文化精神,勉強效法一定有害無益,以至生活無樂趣。日積月累,可能釀成焦慮和抑鬱症。(精神科專科 陳仲謀醫生)
其實,古人早已認識「憂能傷人」的道理,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自制吧!三國時代諸葛亮為報劉備知遇之恩,便「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出師表》);曹操因未竟霸業,而有「慨當以慷,憂 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短歌行》)的悲嘆。兩位同時代叱吒風雲的英雄,都因為一個「憂」字,壯志未酬,而含恨而終。可見憂慮對人的影響是多麼嚴重!
最近,香港精神醫學院舉辦一連三天的「第三屆亞洲莫斯里研討會」(The Third Asia Maudsley Forum)。筆者有幸參加了其中一位專家的講座,獲益良多。順帶一提,Maudsley Hospital是位於倫敦 的南方,歷史悠久,是現在歐洲數一數二的精神病研究和治療中心,也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精神科的教學基地。這間學院對精神科學的發展,貢獻良多,例如:首先推展臨床神經科學(Clinical Neuroscience)。
憂能傷人,更會釀成焦慮和抑鬱症
損害注意力
話得說回來,當天的一位專家的講題為「Why, Worry?」她用三個角度去分析「憂慮怎樣損害注意力」:
第一是「注意力的偏差」(Attention Bias)—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憂慮往往會減低工作效率,嚴重的導致掛一漏萬,遺害甚大。專家從心理學去分析,指出憂慮引起了負面情緒,使人的腦海充斥一些 令人擔心的事物,遮蓋事情的全面景觀。換句話,憂慮收窄人們的視野,使之鑽進牛角尖。例如:有人害怕自己的房屋會發生火災,在電視看到保險公司的火險廣告,只會加深他們對受祝融光顧的憂慮,而不去購買有關的保 險,也不考慮怎樣提升家居的防火設備和措施。火燭的形象重複(Recurring image)出現,顯示患者陷入該種思想的漩渦,不能自拔,當然無力考慮事情的其他方面,這種症狀是典型的焦慮和抑鬱症的信號。病人除了可接受 適當的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得到心理輔導—消除對火警發生的陰影(可能以前經歷過火災的傷害);彈性思考問題,不要執著於事情的某部分,而要全面看清事實。
第二是「分析偏差」(Interpretation bias)—專家展示了一幀男童發笑的圖片,說明情緒穩定的人,大部分會認為他是一個開心活潑的可愛孩子,看過後令人精神煥發。相反,憂心忡忡的人會認為 男童在奸笑,包藏禍心,可能對自己不利,情緒更加忐忑不安。其實,每個人在體會一些曖昧或模棱兩可的情況(面容、動作或說話),都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憂心忡忡的人都會從負面角度去思考,這是百害而無一利 的,亦會衍生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
適當運動有助放鬆心情
第三是「主導性的語音思維」(Predominance of Verbal Thoughts)—杞人憂天的一類人的內心會集中聲音性的思維,形成腦海中有很多焦慮和擔心,不斷憂這個和那個。
人的憂慮就是由上述三種心理因素,錯綜複雜所形成,互為影響,產生「正面反饋」(Positive feedback)和惡性循環,如果不去醫治,情況會日益惡化,嚴重削弱生活的質素和衍生成為不同的精神 病。
應活在當下
醫治這類病人當然要對症下藥,進行心理輔導,嚴格要求他們做行為治療,通過各種練習,認識事實的全面真相,去糾正思想偏差;優化病人的分析力,使他們認識社會的事物和別人的表現,很多時都 是含混不清的(ambiguous),所以不要妄自判斷好與壞,或對與錯,萬事都以平常心對待,寵辱不驚。最好是透過作息有序、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和正常社交,去保持心境平靜,以確保情緒穩定,防止憂慮入侵。如果發現心 情低落,可以加強運動,從而促進大腦分泌物的運作;或與知己良朋,傾吐心事,互相支持。若然情形仍然得不到改善,就要立即尋求有關專業人士的協助,切勿諱疾忌醫。上述都是現代心理治療的規範模式,可算是老生常 談,但很多人反而不加重視。
筆者是與范文正公「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論,背道而馳的:希望大家盡量「活在當下」,還要及時行樂,和憂慮畫清界線,做到「No Worry, be Happy!」為自己的精神健康打好基礎。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