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才找到相愛的對象,並且攜手同心,共諧連理,本是可喜可賀之事,但實際上,新婚暗藏着很多隱憂,為不少男女帶來衝擊。若不想愛情變成墳墓,必須用心經營,以愛澆灌。

  謝 芳

  「剛新婚的Wendy帶着抑鬱的情緒來就醫,她和丈夫的家人共住,有不少的摩擦,婆媳關係更是非常緊張,而丈夫夾在中間也不好受。最近她收到銀行的月結單,赫然發覺很多存款不翼而飛,原來丈夫用來幫弟弟還債,她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儲下的積蓄被亂花,氣得七竅生煙,她很後悔和這個男人結婚。」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馬燕盈表示,不是每個人都含着金銀鎖匙出生,對不少新婚人士來說,結婚開支已報銷了人生的大部分積蓄,加上供樓/租樓/給父母家用,自己所餘無幾。她說:「若不想婚後為經濟弄到『家嘈屋閉』,學會如何規劃和分擔家庭開銷是很重要的。」

  常見因財生怨

  馬醫生又指出,有些人或會認為既然已結了婚,有錢一齊花又何妨?可是這種做法須冒一定的風險,因為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不同,有些人會因私慾「先斬後奏」,動用對方的資金。她說:「在求診人士當中,也有丈夫/太太動用了辛苦儲蓄的『公款』,借給朋友、親戚、賭錢、還債或買自己心儀的東西,結果彼此鬧得很不愉快。」

健康人生

剛結婚的夫妻對財務上的安排,容易意見相左 網絡圖片

  有人笑說:「結婚不單是嫁/娶對方,更是嫁/娶對方的家人。」能避免的話,盡量避免與上一代同住,減少摩擦。馬醫生強調:「做妻子的,盡量避免於情緒激動時在丈夫面前數說他家人的不是,也不要強迫他在家人和自己之間選擇立場;若真的受了委屈,先在好姊妹面前抒發情緒,待冷靜後,再平心靜氣地和丈夫商討;一切關於丈夫家人的事情,由他出面代為處理,自己則避免介入。而作丈夫的,不要作父母和妻子之間的傳聲筒,要過濾意見,分清楚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

  她認為,夫婦要避免在自己父母面前提及和另一半的家人相處的點滴,以免他們爭風呷醋,反而盡量幫助對方在自己父母面前「加分」,如講好說話或買些東西孝敬他們;節日盡量主動和父母預先慶祝,既可避開人潮,也可減少因雙方父母爭奪「正日」慶祝而鬧得不愉快。

  馬醫生提醒,二人婚後共同生活,所有習慣一目了然。她說:「生活習慣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就廁所板而言,男性喜歡提起,女性喜歡放低;又如擠牙膏,有些人喜歡按擠尾端,有些人則喜歡從中間按擠。只要不是涉及真理或道德問題,有時放手或『隻眼開隻眼閉』,能使自己輕鬆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學習尊重和接納它,不要嘗試或企圖改變對方的習慣。」另外,對於婚前甚少參與家務的「公主」和「少爺」,她指出,新婚後另一個面對的衝擊就是,如何處理家務。除非已請了傭人或家務助理代為處理,否則還是盡早規劃清楚為妙,以免因分工不平而導致爭吵。

  要懂得愛對方

  「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如靜靜地看書、上網、打機、同朋友聚會等。」馬醫生作出建議,大家在婚前應預先傾談好如何分配時間,有拍拖的時間、私人時間、與好友相聚的時間、打波的時間、陪伴自己或對方家人的時間等等,以免婚後發生爭拗或埋怨對方不陪伴自己;每個人也要學習自處,不能期望配偶婚後將公餘時間「全部給你」,要學習互相包容和遷就。

健康人生

  馬醫生坦言,生活很現實,相見好同住難,大家發生爭執或生氣的時候,不要討論事情,待情緒冷靜後再討論;切勿翻舊帳或衝口而出說「離婚」這兩個字;把矛盾視為一個共同的敵人,然後一起想方法去解決。她續道:「不要單方面責怪對方;說話模式不要『你……』,要改為『我……』,例如對方遲到,可把『你又遲到!』改為『我很擔心你,因為你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出現。』這樣聽起來較舒服,較少攻擊性,能增加彼此心平氣和溝通的機會。」

  馬醫生說,婚姻關係好像一盆花卉,要每天悉心呵護、澆水、施肥、除草、除蟲,才能開花結果。「不要以為結了婚便一了百了,不用再花心機栽培愛情。我建議新婚夫婦共同閱讀一本書,由Dr. Gary Chapman寫的《愛的五種語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然後一起討論。書中提及每個人都有他/她的愛的語言,要使對方常常感受到被愛,要用對方的愛的語言(非自己的愛的語言)來愛他/她。但若新婚後出現嚴重的矛盾,甚至影響個人的情緒,就要盡快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受訪專家
  • 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馬燕盈 作者供圖

杏林細語 | 中醫「四法聯用」抗流感
  •   最近流感肆虐致多人抱恙,更因患者多而迫爆醫院。醫管局一直呼籲市民提早注射疫苗,中醫又有何預防流感的方法?【詳細...】
夜開空調更難安睡
  •   近日持續的高溫酷暑,讓空調成為很多人一夜安睡的必需品。但科研人員發現,空調風速的細微變化會對人體產生刺激並影響睡眠品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