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想子女健康成長,但家暴卻不罕見。香港不會有人餓死,但人除了身體健康外,也要精神健康,特別是兒童,更需要身心全面健康地成長。(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最近在社交網站看到一篇女大學生的發文,題目是《對不起媽媽,我不會養你》,她透露自己從小被家暴虐待的狀況,其他網友看了直呼心痛,紛紛留言鼓勵她要活得更好。但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受害的女大學生向母親排斥和對立會引致「認知失調」,以為脫離了母女關係,令自己活得更好,其實,這樣反而令該女生心理失衡和嚴重痛苦。

小時受虐留陰影 求助有門

圖:年紀太小的孩子倘遇家暴,可能不懂處理。\資料圖片

排斥心理恐不妥

  是次訪問了專業心理服務中心知.樂.行的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劉卓權博士。他未就此個案作出建議前,先要了解這位女大學生的故事。她在網上發文寫道:「我是個家暴受虐兒童,以下為真實經歷。幼稚園的時候,你(媽媽)因為我寫不好字,咬我扯我頭髮,拿釣魚竿打得我遍體鱗傷。一年級時,你因為我的錢被偷,在全班面前狂甩我五個巴掌,我不懂我哪裏做錯了。二年級時,成績不理想,你拿樹枝打得我滿手是血,不敢洗澡。三年級時,爸爸出差,你心情不好,扒光我的衣服,讓我在馬路上邊走邊哭。四年級時,因為弄不見橡皮擦,你拿我的手,給煮食爐燒。五年級時,因為弄丟課本,用棒球棍打我,痛到睡不着,隔天老師問我,我一個字也不敢說。六年級時,你自己把眼線筆弄不見,誤認我偷,抓我頭髮拖行,不准我入房睡覺。」

  女生遭受媽媽的家暴,升上中學時開始反叛,她說:「在你每一次無理的發泄中,試着不再哭泣,可是『親愛的媽媽,我好想殺死你』,因為你,我的童年充滿陰影。有時學校測驗,你卻把我的參考書丟掉,唸書時,叫我去賣淫,笑我跟你拿零用錢的樣子,像妓女,於是我開始打工,只為了脫離你。」她最後寫道:「自己現在考上了一間好大學,很努力的儲錢;相信會找到好工作,給自己更好的生活。」她亦表示:「但是我發誓,以後你發生任何事,我也不會關心你、養你,還有親愛的母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地獄,你會有報應的。」也有人好奇地發問:「爸爸去了哪裏?」女生之後才發文表示爸爸在內地工作,有外遇不常回家。

  劉卓權對此個案回應說:「財務問題是香港婚姻不和諧常見的原因,父親因賺錢到內地工作,他在內地與別人有了關係。在香港,這樣悲慘的情形,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妻子受到打擊,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虐待女兒,這就是所謂的『轉向攻擊』。妻子這樣子的轉移,麻木她的心理痛苦,甚至壓倒了她對女兒的母愛。女兒不能忘記及原諒母親對她做過的虐待,她選擇與她的母親脫離關係,並堅強地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她以這種方式,試圖斷絕不快的過去。她排斥母親、與其對立,會引致『認知失調』,心理失衡和嚴重痛苦。因此,我建議她接受心理治療。」

小時受虐留陰影 求助有門

圖:讓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長吧。\資料圖片

依戀父母屬天性

  從女大學生發文的內容,她已決定與媽媽不相往還。有網民曾安慰該女生,指父母以及照顧者有吸毒、酗酒等問題,或精神狀況不穩定,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孩子可以在學校找社工幫忙。

  除了虐兒,報上亦有些人小時遭性侵的報道,有些當事人更會為父母寫上求情信,究竟是血濃於水,還是既往不咎免再活在過去陰影下?劉卓權說:「血濃於水在進化心理學上,亦有解釋和支持。孩子的天性,對父母的依附和愛是不輕易否定的,即使是在惡劣的情形下,孩子們都難以指證或背叛自己的父母。人在強烈的情緒和極端的心理痛苦下,可以否定理性判斷,即使有對立情緒甚至排斥他們的父母,孩子潛意識還是希望與父母溝通,希望得到他們理解。在美國,如果鄰居發覺或甚至懷疑有虐兒情況而不報警的話,他們可以被政府起訴。在香港的傳統中國文化下,學校和政府當局多數放手交由父母養育子女。」

  兒童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和關懷。每次看到虐兒和性侵孩子的報道,心裏只有一個疑問:何解如此?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受訪專家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劉卓權
  •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劉卓權

杏林細語:但願父母愛如深海
杏林細語:但願父母愛如深海
  •   中國人有句話是「嚴父出孝子」。上一代父母多以體罰教導子女。如今世道不同,建議父母和子女要如朋友般相處,體罰子女屬不當,更有可能被告虐兒【詳細...】
無線電磁波或危害兒童認知力
  •   調查報告顯示,由於兒童的身體構造和生理形態與成人不同,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兒童的傷害大於成人,可能對兒童健康狀況和認知力(記憶力、執行力、注意力等)產生一定影響【詳細...】
上期回顧
長者動起來 生活更精彩
  •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籍《呂氏春秋.盡數》中記錄闡述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