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年前,法國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曾提出「生命在於運動」理論並被人們尊為格言。在一百多年前出現的辯證唯物主義,提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整個世界就是永恆運動着的物質世界」,是其對於世界最基本的看法。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籍《呂氏春秋.盡數》中記錄闡述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這些名句格言,從各個方面闡釋認證了保持運動的必要性。

  衛生署今年的資料顯示,港人平均預期壽命:男性81.2歲,女性87.3歲,同時,港人的整體健康狀況良好,健康指標比許多先進國家及地區優勝。(數據來自香港衛生署網頁,數據為臨時數字)

  隨着人們平均壽命的增加,但整體出生率不高的當下,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漸嚴峻,如何在老年時擁有強健的體魄,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長者動起來 生活更精彩

圖:長者多做運動,對身心皆有裨益\資料圖片

期望訂立相關基準

  早前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針對人口老化問題,進行了一項有關香港長者功能性體適能的研究,結果發現香港的長者在功能性體適能的六項測試中,只有下肢力量/耐力的表現較美國的長者為佳,其餘多個項目,包括上肢柔韌性、上肢力量/耐力、平衡/敏捷的表現,都相對較美國長者差。此外,男性組別在下肢柔韌性、有氧耐力的表現也較差。參與測試的一千名長者來自香港不同的社區中心,擁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年齡介乎六十五至八十四歲。研究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老年醫學》刊登。

  是次研究目的為:1、建立香港長者功能性體適能常模;2、了解香港長者功能性體適能水準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差異;3、探索經常參加和甚少參加體能活動的長者,在功能性體適能上的差異。同時,期望訂立香港首個長者功能性體適能基準,作為未來社會制定相關政策的數據基礎。

  就該次研究的結果,大公報記者專訪了統籌是次研究的浸大體育學系系主任鍾伯光教授。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這一概念從西方引入,顧名思義,可理解為身體的適應能力。基本的要求是人們擁有足夠應付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體力勞動的能力,以及適當調節自身壓力以及處理自身情緒的能力。

  他表示,對於一般民眾,擁有良好的體適能不僅能有充沛的精力應付每天的工作,保持高工作效率,亦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以及處理生活中的突發事情;運動員有特別的體適能需求,使他們在比賽中能取得佳績;長者着重於保持良好的功能性體適能,以應對因年齡引起的生理機能退化而導致相關的生活問題。長者面對的基本問題是,身體退化導致的關節疼痛、肌肉力量不足等,這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例如造成行動不便,或長坐後難以立即起立等。

  據此,長者的功能性體適能可定義為有能力以安全和獨立的方式去從事日常活動,並且不致感到疲倦(Rikli & Jones,2013)。對於身體要素的範圍包括肌肉力量/耐力,有氧耐力,柔韌性,平衡/敏捷,和身體質量指數(Rikli & Jones,2013)。其意義在於促進長者擁有高質素的老年生活(Ando et al.,2010;Chodzko-Zajko,2013)。

提升老年生活質素

  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素,在老年人階段差異很大,這是一個多元的概念,包括生理、心理、情緒和社會功能。長者擁有良好的功能性體適能,可幫助他們生活得更加滿意(Chang et al.,2001);降低跌倒風險(Zhao et al.,2016);加強自我照顧日常活動的能力,維持更好的體重和體形,降低慢性疾病風險(例如糖尿病),以及對健康有更高的自我評價(Collins et al.,2004);家人不須分神特別照顧,可減輕家庭的生活負擔以及一定的醫療開支,更會延遲長者身體功能的退化,提高自身的生活質素。

  在香港,六十五歲以上被稱為長者。通常一個人十八歲時身體器官及機能發育成熟,三十歲開始出現退化。因此,鍾伯光呼籲年輕人及早進行身體鍛煉,盡早建立良好的根基,不僅可延緩衰老,也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充足的精力以應付可能出現的難題,同時鼓勵未有運動習慣的人群在退休前開始作準備,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

  他續道,慢性疾病年輕化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部分年輕人在三十多歲就已出現體重超標、高血壓、精神狀態不足等問題;四十歲的青壯年出現老年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等的新聞,也屢見不鮮。這個人群被稱為「Young-Adult」,其中卻有部分人成為「未老先衰者」。他們通常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缺乏身體鍛煉、飲食架構不夠均衡。為此,醫生通常建議人們在四十歲後須進行定期的身體檢查,防患於未然。長期缺乏運動的隱患,還有心肺、耐力不足的問題。

  每天一小時的身體鍛煉是必需的,可選擇基礎運動包括柔軟度以及增加肌肉力量的訓練,例如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慢步行走、騎單車等,這些運動沒有運動場地的限制。但切勿在未熱身的情況下進行爆發性的運動,例如快速奔跑;運動時的氣溫也勿太冷或太熱,這會增加心臟及血管的負荷。通常的運動循序是伸展運動——慢行——急步行走——慢行——紓緩運動。長者進行運動時,建議找其他人作伴。

  鍾伯光建議長者多做運動,而擁有良好的功能性體適能,可以令長者在長壽的基礎上,生活得更加健康精彩。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不斷提倡做適當運動。養生學、科學家、醫學界一致公認,對人體健康最有好處的就是:每日堅持做適量運動

老人身體功能等級

老人身體功能等級

【本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受訪專家
浸大體育學系系主任鍾伯光
  • 浸大體育學系系主任鍾伯光\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攝

杏林細語:病人投訴難 誰之過?
  •   近年的醫療事故,疑與醫護人員有關。香港人口老化,公立醫院的老人科床位時常迫爆。可是,老人多是長期病患者,病情沒有急切性,是故入住前線醫院幾天後,就會被送往療養院跟進【詳細...】
上期回顧
孩子上暑期班應有度 專家:催谷適得其反
  •   暑期的定義是學校讓學生休息和玩樂,有些父母卻反其道安排子女上暑期班,令孩子四處奔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