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台灣觀察/「凱子軍購」鬧劇該休矣\蘇 虹

時間:2025-10-25 05:02:06來源:大公报

  10月19日至21日,由美台商業協會組織的年度美台防務工業會議在馬里蘭州埃利科特市舉行。此次會議最大的「亮點」是,台灣當局明確了2026年防務預算總額為9495億新台幣,比上年增長22.9%,重點包括防空系統和海軍增強的計劃。額外特別預算包括1176億新台幣的一項,以及一項七年期計劃高達1.3萬億元,用於資助防空網絡和本土生產等舉措。台灣當局如此慷慨,無非是花錢讓美國主子開心,只是此舉苦了島內百姓,許多網友發出共同的聲音:「凱子軍購」鬧劇該休矣!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上台以來,防務預算幾乎年年創新高,從2017年的3577億新台幣增長至今年的6470億新台幣。蔡英文執政期間,軍購總額高達近400億美元,成為台灣歷史上採購軍火最多的領導人之一。

  但弔詭的是,台當局早支付巨額採購款,但武器裝備遲遲不能到位。去年6月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對台積欠的軍售合同金額高達6572億新台幣,其中約1372億新台幣為「已開始交付但尚未完成」。

  大把送錢的「冤大頭」

  2019年,台當局行政部門計劃以2467億新台幣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鬥機及相關配套裝備,這批戰機原計劃在明年前完成全部交付,但直到本月,美方連一架戰鬥機也未交付。

  對此,台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可以預期到明年會有交付,但是不是能夠交付完畢,在這一點上,我覺得確實有挑戰性。」所謂的「挑戰性」明顯是在給美國人找延宕理由,金主「風格」如此之高,做只管大把送錢、無問東西的「冤大頭」,正好詮釋了「凱子軍購」的真諦。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近日的「雙十」講話中,提出了所謂的「台灣地區鐵穹」計劃,號稱要加大台灣地區防務預算、提升防衛能力,並提出目標是讓台灣地區的軍事預算佔GDP的5%,似乎增加了軍費就能與大陸軍事對抗。

  其實,台灣無論增加多少軍費,買多少武器,其軍事實力根本無法與大陸同日而語,因此,無論怎麼「倚美謀獨」「以武謀獨」注定是失敗收場。

  今年九三閱兵中,解放軍向世界展示了大量新型武器裝備,充分展現了近年來中國軍事科技的突飛猛進和國防實力的持續增強。對此,素來趾高氣揚的美國一改往昔的傲慢,美國陸軍部長丹尼爾.德里斯科爾亦承認,中國創新能力和技術發展水平令人驚嘆。過去曾經以自己擁有「鋼鐵洪流」的美國,開始改口要用「鋼鐵意志」打敗解放軍,這是不是莫大的諷刺?

  然而,台當局大把送錢似乎還有奧妙之處。細心的網友發現,台灣幾乎每宗軍購案中「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2025年度的防務預算中,有一筆806億新台幣的「非營業特種基金」。這筆資金的用途保密,外界對此充滿了猜測和疑問。有人認為,這筆資金可能用於一些高度機密的軍事項目,但也有人質疑它是否被用於不透明的目的。

  2024年6月,美國政府於批准向台灣地區出售總額3.602億美元的「攻擊無人機導彈系統」,其中包括720架「彈簧刀300」型巡飛彈與101套SB300射控系統,價值約6020萬美元;以及291套「阿特斯」600M-V無人機系統,價值約3億美元。而這項是前一年台防務部門編列的「機密預算」。

  「倚美謀獨」注定失敗

  為什麼要將此列為「機密預算」呢?有網友發現,「彈簧刀300」和「阿特斯」600M-V兩款無人機正是當前的俄烏衝突中使用,儘管美軍聲稱,「彈簧刀」系列巡飛彈具備情報偵察、戰場監視以及攻擊能力,可以發射多架聯網組成「蜂群」協同作戰,實際上這兩款無人機在俄烏衝突中被證明不適合作戰,是典型的「凱子軍購」。

  不過,台當局大把花錢軍購,甚至對積欠軍售項目並不上心,其中必然有着自己的算計。想想當年陳水扁貪腐弊案,「機要費」「龍潭購地案洗錢」……哪一項資金當時都是「用途保密」。根據民進黨一貫的「黨風」,不能不讓人產生諸多聯想,大把送錢給美國,除了交保護費外,是不是還有別的貓膩?難怪有網友諷刺稱,「別問,問就是美國人又缺錢來台灣拿錢。」「又是花大錢買破銅爛鐵,這回扣又不知肥了誰?」台當局別不把民眾不當回事,大家心裏敞亮着呢!

  日前,國台辦發言人指出,民進黨當局為謀取政治私利,大肆揮霍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血汗錢,來討好外部勢力乞求虛假的「保護」,只會讓台灣更加兵兇戰危,給台灣同胞帶來深重災難。同時指出,民進黨當局,祖國統一勢不可擋,「倚美謀獨」「以武謀獨」注定是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