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青評後浪/立會選舉意義大 市民選票定未來\梁 帆

時間:2025-10-25 05:02:06來源:大公报

  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24日展開,標誌着選戰正式拉開帷幕。宛如靜水投石,漣漪必遠。短期看,立法會選舉是特區管治架構的關鍵更迭;長遠看,關乎香港能否真正掙脫昔日沉疴,在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破繭成蝶。縱觀時局,筆者認為,此次選舉有三重深意。

  第一,充分體現民主健康與活力

  近日有多名現屆立法會議員宣布放棄競逐連任,亦有政團組織決定派出新人參選。議員更迭本來就是民主制度的常態,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過往立法會換屆平均有三至四成議員更替。正如「港澳平」文章指出,在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回歸選賢舉能的本質,尤為突出公平競爭、良性競爭。任何參選人如經法定程序確認為合資格候選人,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不存在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誰享有什麼「特殊待遇」。因此所有參選人皆需以政綱為矛,以能力為盾,在民意考場中接受檢視。這種有序更替非但不會削弱議會效能,反而為立法會注入新視野、新動力,使民主真正服務於香港整體利益。

  第二,撥亂反正後的良政善治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已徹底告別昔日的亂象。數據顯示,本屆立法會審議通過法案約130條,較上屆同期增長60%;財委會批准項目261個,總承擔額近7000億港元,其中5200億港元用於推動基建、住房、民生等124個工程。更值得關注的是,議會不再存在「拉布」、製造流會等劣質行為,取而代之的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簡樸房草案》等法案的高質高效審議。

  行政立法關係亦回歸理性,前廳交流會讓官員與議員提前溝通,互動答問會實現雙向建言,而行政長官率團訪問大灣區,更彰顯了管治團隊同心同德、共謀發展的新氣象。這一切證明,第七屆立法會作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的首屆立法會,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與協同,令到香港政治生態有了脫胎換骨之變。昔人譏「橘逾淮為枳」,今觀香港新選制,可謂「櫛風沐雨,終見彩虹」。

  第三,關乎香港前途的民主實踐

  立法會本是民意匯聚之所,法理權衡之地。昔人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立法失調,則行政如盲人策馬,民生若涸澤之魚。根據基本法,行政立法機關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而選舉正是這一機制健康運行的基石。當前,香港正處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期,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到北部都會區發展,同時正值「十四五」圓滿收官與「十五五」開局在即的交匯點,更多賢能人才加入立法會將能助力宏圖順利落實。

  正因如此,市民手中選票,不僅是對候選人的選擇,更是對香港未來道路的抉擇,當以眾志成城之心,行見微知著之舉。莫令民主流於清談,而應以投票踐履篤行,選出賢能之士進入立法會。

  立法會選舉絕非簡單的議席更迭,而是香港能否在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下安身立命的關鍵。歷史已證明,唯有堅持「愛國者治港」,方能確保香港繁榮穩定。須知「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唯有萬眾一心,才能使立法會真正成為紓解民瘼的明鏡。筆者呼籲,全體市民當以手中選票為筆,共同書寫香港與國家共進的新篇章。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