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聞背後/大學排名「東升西降」 打造「留學香港」正當其時\梅若林

時間:2025-10-10 05:02:00來源:大公报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香港8間資助大學全數上榜,其中5間位列全球百強,讓香港成為全球唯一所有上榜院校排名均「全線上升」,並且擁有最多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這次排名的優秀成績,不僅僅是分數上的提升,其背後更體現了「香港模式」高等教育的優勢,亦即東西方優勢的結合,以及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使香港能在新時代的高教與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

  國際化環境吸引海外人才

  今次THE的排名有幾個特別的現象。雖然以全球最頂尖的大學而論,英國牛津、美國麻省理工、普林斯頓、英國劍橋等傳統名校仍然佔據榜首位置,然而從宏觀角度看,歐美許多大學在教學、研究環境、研究質素、國際視野及產業影響等指標上,都呈現退步狀況;取而代之的是,以中國為首的亞洲院校,排名連年上升,當中香港的表現尤為突出,各大學晉身全球百強的密度可謂獨一無二。據THE分析,現時世界正加速形成一個有別以往西方主導的新學術、創造、變革核心。

  大學排名出現「東升西降」現象並不難解釋。以美國為例,自從特朗普再度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就毫不掩飾地對海外人才「下毒手」。先是恐嚇哈佛停收國際生,到最近更表示哈佛要交高達5億美元的和解金;再來是向每名H-1B簽證申請人徵收10萬美元的天價費用,讓美國從原本的人才大國搖身一變成了「趕人才大國」。至於歐洲,由於俄烏衝突帶來的經濟影響,加上右翼崛起和民粹主義盛行,大學也或多或少面對政治和資金問題,最終形成高等教育重心東移。

  然而,即使撇除歐美因素,放眼全亞洲,香港各大學仍然有非常突出的表現。這當然不是幸運或偶然,一部分是歸功於各大學和特區政府近年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則是香港高教文化在如今的國際環境下擁有的獨特優勢。

  第一是國際視野。如果細看這次排名的各項評名準則,不難發現「國際化」被評為多間大學取得佳績的關鍵優勢。例如港大在國際生、教職員比例和跨國合作等方面得到高度評價;科大則在「國際視野」這項評分標準上幾乎拿到滿分。這都是其他大學少見的特色,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保持高度開放,而且以兩文三語為主要語言產生的優勢。

  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例如日本、韓國其實都不乏頂尖大學,長年來在科研成果和專利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但若然要論一個有利跨國或跨語言合作的環境,香港仍然是亞洲以至全球最開放的地區之一。在東升西降的背景之下,當海外人才無處可去而選擇到亞洲留學時,香港便順理成章成為不少人的首選之地。比如早前特朗普恫嚇哈佛之時,以科大為首的各大學迅速伸出橄欖枝,隨即吸引了多名國際人才回應。

  在今年施政報告中,特區政府也表明會成立「留學香港專班」,與教資會、創科局、人才辦、各大學、海外經貿辦和駐內地辦事處等加強推廣香港高等教育,例如撥款4000萬資助各大學加大國際和內地、推動專上院校舉辦更多暑期遊學活動,和推出更多高增值「遊學香港」活動,宣傳「遊學香港」品牌等等。

  第二是有限資源的高效利用。作為全球唯一一個擁有5間百強大學的城市,固然是一個非凡的成就,但從側面看,其實也反映了香港本身資源的有限,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土地問題,比如宿位不足就是大學生長期關注的問題。

  加快發展北都大學城

  然而,香港高教近年發展的關鍵正在於高效的資源分配和針對性支持非本地生的政策,使相關教學指標得以提升。如特區政府不斷投入資金,放寬非本地生限額並出台多項「搶人才」政策,截至今年八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收到逾52萬宗申請,當中超過35萬宗獲批,同期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同時中央也推出了便利兩地科研人員交流合作,以及科研資金「過河」等一系列政策,有力支持香港高教發展。

  2025至26財政年度,特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經常開支撥款為1029億元,佔總經常開支17.5%,是整體開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部分。而隨着政府提升非本地學生限額一倍以來,各大學積極招收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學生,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及東盟國家的學生,顯著提升了非本地生比例,讓本港大學更具人才吸引力,集聚更多優秀師資和研究資金,形成良性循環。

  而目前正密鑼緊鼓建造的北都大學城,也會成為香港高教突破地理限制的關鍵。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表明成立「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實地考察不同地方大學城的成功模式,研究把香港優勢學術領域與產業深度結合發展的路徑,以及促進內地和國際領先的大學或研究中心進駐的策略。而本港19間專上院校早前亦有參與大學城的諮詢活動及提交建議書,其中有部分院校計劃在北都成立「衛星校園」,更有院校計劃將整個校園遷至北都。

  THE世界大學排名的成績對香港高教無疑是鼓舞,但香港也不能因而放鬆心態,畢竟在可見的未來,全球高教競爭將越趨激烈,尤其是亞洲地區其他頂尖大學不可能駐足不前,並會成為香港主要的競爭對手。唯有繼續鞏固優勢、善用未來國家「十五五」規劃等新機遇,方能在打造出「留學香港」的「金字招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