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國際觀察/特朗普何以對歐洲痛下殺手?\宋魯鄭

時間:2025-07-18 05:02:08來源:大公报

  特朗普徵收30%的關稅大大出乎歐洲的預料。它不僅高於4月2日宣布的20%,而且歐洲一向自認和美國的談判進展良好,很快就能達成協議。更何況在剛剛結束的北約峰會上,歐洲竭力討好特朗普,滿足了他的所有要求。甚至為了迎合他坐不住的性格,會議非常簡短,雙方一片融洽。所以7月7日,也就是美國首批關稅信函發出時,歐洲知情人士還自信披露,歐盟不會收到美國政府加徵關稅的信函。但顯然完全誤判了。

  首先,對於特朗普而言,歐洲是美國主要的貿易赤字來源。這樣的國家都是危害美國利益的,必須進行打擊。特朗普雖然多變,但有兩件事是從來不變的:一是貿易赤字,一是移民。就是英國這樣的特殊盟友,而且它和美國存在逆差,也是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唯一一個和美國是逆差的國家,也不得不接受不平等的貿易條約。歐洲和美國存在巨額順差,還幻想取得和英國一樣的談判成果,實在是太缺乏現實感了。

  其次,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取得的成功,使得他更加認為這一套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在他看來,軍費開支只是歐洲佔美國便宜的一個領域,這個領域解決了,他食髓知味,自然要在貿易赤字問題上繼續高歌猛進,得寸進尺。所以歐洲以為在軍費上的妥協能換來特朗普在貿易領域的讓步完全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

  第三,正是由於歐洲對特朗普的誤判,導致它在談判中的策略出了問題。此前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一共有三種模式:英國憑藉特殊關係、是美國的逆差國,取得最優條款。越南則是以投降換來可以接受的關稅。中國則是以全力反擊迫使美國妥協。歐洲身為美國的最大逆差國之一,則是既不反擊,也不投降,談判也不願意讓步。在30%關稅宣布之前,美國已經對歐盟鋼鋁產品徵收50%關稅,對汽車領域徵收25%關稅,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但歐洲就是一副「不戰不降不妥協」的姿態。這讓本就沒有耐心的特朗普很快爆發。歐洲的行為雖然從邏輯上講可以理解:歐洲作為世界重要的力量,不能投降;為了不升級衝突也不反擊;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做太大讓步。但現實來看毫無意義。

  第四,歐洲在安全和經濟上長期依賴美國,缺乏制衡手段,更沒有撒手鐧。正如特朗普所聲稱的:歐盟會「做出重大讓步」,因為美國「掌握着所有的牌」。

  僅從經濟領域來看,美國對歐洲依賴的產品有高端汽車、精密儀器、高端醫療器械以及奢侈品。這些領域要麽有替代,要麽非必需品,要麽就是特朗普想限制進口的產品。即使歐洲在這些領域進行報復,也不會產生稀土那樣立竿見影的壓力效果。

  第五,歐洲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成員國各自利益不同,歐洲本身也難以協調立場。比如法國和美國長期是貿易逆差,德國則和美國存在848億美元的順差(2024年)。所以法國對美國強硬以對,德國則希望緩和、讓步。再比如,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後一個月,歷經25年的談判,歐盟與南美洲的貿易集團「南方共同市場」終於達成重大自由貿易協議。這當然是歐洲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的應對之策。但由於事涉農產品,農業大國法國以及生產奶製品的荷蘭堅決反對,使得這個協議難以落地。

  最後一個因素,則是歐洲錯失了「中國牌」。4月份當中國對美國發起反擊時,歐洲的地位最有利。如果那時能站到中國一邊,或者只是迅速改善和中國的關係,也能對美國形成強大的制衡。但歐洲對美國有誤判,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認為可以在不打「中國牌」的情況下和美國達成妥協。另外,特朗普的再度當選,給中歐關係既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影響。僅就目前來看,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

  特朗普上台對中歐關係的負面影響主要有三:

  一是安全問題。過去歐洲在美國的強力支持下,對中俄正常的經貿關係容忍度還比較高。認為這個因素對俄烏衝突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更何況歐洲自己也清楚,自俄烏衝突發生後,歐洲對俄羅斯石油的採購僅少於中國和印度,名列第三。天然氣和固體天然氣的採購上都超過中國高居世界第一。但特朗普再度執政後採取親俄疏烏遠歐政策,形同歐洲孤身應對這場衝突。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對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國家與俄羅斯的經貿關係容忍度下降。

  二是經濟摩擦升級。特朗普對全球發動貿易戰,中歐都不得不尋找替代市場。中歐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自然都會把希望寄託於對方。歐洲要求中國更加開放市場同時減少對歐洲出口,中國也同樣更加重視歐洲市場。今年5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大幅下降34.5%,但對歐洲出口則上升12%。雙方在這個領域上的衝突反而升級。

  三是民粹主義政治人物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歐洲成為西方道統的唯一捍衛者。面對中國,歐洲有更強的危機感。因為俄烏衝突中國是受益者之一,現在特朗普上台,中國更是贏家。獨自支撐西方的歐洲面對中國的崛起,更加難以接受。

  正是這些因素導致中歐關係在特朗普2.0時代並未能如外界想像那樣聯手,反而衝突不斷。這在特朗普眼裏恰是對歐洲施壓的好機會。所以他在和中國達成協議後,面對歐洲這孤家寡人,自然是痛下殺手。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