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有話要說/長實樓盤行賄案引憂思 偷工減料利慾薰心豈能容忍\唯眾

時間:2025-05-23 05:01:59來源:大公报

  香港建築物向來以安全和高質量著稱,港人更對「廉潔之都」引以為傲,但近日廉署偵破的長實樓盤貪污行賄案,卻引起社會的強烈憂慮。案件涉及的不只是一、兩人如此簡單,而是多達10人,涵蓋多個工種和監管程序,令人震驚。涉案的外判商固然需予以譴責,然而發展商難道就沒有問題?香港社會絕不歡迎那些「計到盡」、為求私利而不擇手段,甚至無視公眾利益的地產商。

  廉政公署公布,上周展開代號「戰鼓」的行動,先後拘捕10名男子,包括一名大判員工,五名分判商東主及員工,四名工程顧問公司的駐地盤監督,有人涉嫌以賄賂等手段給予「甜頭」監督工程的人員,以換取寬鬆監管。調查發現全部6座樓宇的鋼筋都有「幼咗、少咗、疏咗、無咗」,以及有移位。

  「港人首置盤」是特區政府資助市民首次置業的計劃,雖然屋宇署指缺少的鋼筋數量少於10%,未有影響結構安全,但要求承建商拆卸重裝部份組件。在「首置盤」中出現這樣的貪污行賄案,影響的不僅僅是政府該項惠民政策的推行,更影響許多人對「首置盤」的信心,以及一早希望購入該物業以作安居的普通市民,負面影響不可謂不深遠。可以說,一宗案破壞了社會整體利益。

  這宗貪污案的偵破,可以說既有「喜」更有「憂」。

  所謂的「喜」是指,案件不僅揭示有人試圖利用公共資源牟取私利的不法行為,更彰顯了廉署在打擊貪污方面的敏銳洞察力和高效執行力。事實上,廉署這些年來偵破了不少引人注目的案件,無論涉及公共部門、私營企業還是新興領域,廉署都能迅速有力應對,確保社會資源得到公平運用,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香港法治與廉潔再次得到彰顯。

  所謂的「憂」則在於,地盤外判商以及地產商所存在的問題。昨日,發展局聯同屋宇署公布,拒絕同意涉案的「精進建築」續牌,並會於下月底將其從一般建築承建商的註冊名冊中除名,不可再進行《建築物條例》下任何建築工程。這是亡羊補牢的舉措,市民更希望,政府能加強監督管理,防微杜漸,堅決維護香港的建築安全和質量。

  另一方面,除了外判商,發展商扮演的角色更令人擔憂。過去一段時間市民經常聽到某企業說「在商言商」,似乎企業只在乎利益,所有決策都只涉及商業。但事實說明,這種論調根本是推卸責任的說詞。企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更有着維護公眾利益的要求。如果凡事「計到盡」,一切只着眼於自身利益、一切只考慮能否賺到更多的金錢,那麼,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受人尊重,也不可能走得長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案件並非「偶發」。捲入貪污案的用地,由長實於2020年5月以49.5億元投得,項目共有6座住宅大樓,提供2926個單位,每平方呎樓面呎價4546元,預計落成日期為2026年9月30日。看似一切正常,但據傳媒揭發,長實去年6月在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時被拒,至12月再申請時再度被拒,原因為「鑒於地契條款的要求,而發展商未能符合有關條款,該申請被認為為時過早而被拒絕」。

  去年8月,屋宇署接獲市民舉報,指安達臣「首置盤」地盤的上蓋工程,有部分結構的鋼筋並無按《建築物條例》標準安裝。署方於去年9月起先後四次派員到地盤視察,發現第3座29字樓有6條橫樑的鋼筋配置與批准圖則不一致。至去年10月初,有媒體披露該地盤的第3座大樓缺少至少4條Y40鋼筋,屋宇署當時回應指整體建築物沒有明顯危險。

  也就是說,該地盤一再出現「狀況」。如果說只有一次出現問題,尚可辯解,但一而再爆出「事件」,就不能以「無辜」來推脫了。正如市民所質疑的:作為項目發展商,到底有沒有盡到責任?從無視地盤安全和廉潔要求,到無視公眾利益乃至國家利益,這樣的企業豈能容忍?

  香港市民不歡迎那些說一套做一套、利慾薰心、唯利是圖的企業。此次廉署偵破的貪污行賄案敲響了警鐘,既讓港人堅定維護「廉潔之都」的信心,更讓各界看清了一些企業的真面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