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焦點評論/築牢國安屏障 守護發展之本\吳志斌

時間:2025-04-21 05:01:43來源:大公报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亦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五周年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生效一周年。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主旨講話指出,過去1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10年,我國國家安全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主動權,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過去10年,也是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鬥爭最為激烈的10年,香港歷經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走過了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歷程。

  然而,即便香港歷經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也不意味着外部反華勢力放棄以港遏華的圖謀。維護國家安全從來都不是「過去式」,而是要時時刻刻牢記於心、身體力行的「現在進行式」。

  夏主任的講話既有回顧歷史,也有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尤其是當前在中美貿易戰、關稅戰的「白熱化」階段,香港無疑是遭遇了美國政府野蠻無理的打壓,成為了外部勢力向內地「開槍」、「制裁」的一個「藉口」。作為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自由港城市,香港一向都是對包括美國商品在內的所有商品實行「零關稅」。但在美國的荒謬霸道的關稅政策下,特朗普政府竟對內地和香港特區出口商品加徵累計高達245%的所謂「對等關稅」。

  以發展獲尊重以勝利贏和平

  正如夏主任所言,「香港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地,但美國依然對香港如此加徵關稅,簡直是蠻橫霸道、無恥之極!這讓世人更加看清,美國見不得香港好,是破壞香港人權自由、法治秩序和繁榮穩定的最大黑手,它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由此可見,香港要發展要繁榮就離不開國之守護、國安之維護。

  筆者去年曾撰文寫道「香港20多年的『一國兩制』實踐告訴我們,香港之所以是『東方之珠』,恰恰是因為中央始終站在守護香港的第一線,沒有讓香港在歐美反華勢力的『雙標』干涉下,變成『反中橋頭堡』。而只有『東方之珠』越是安全,維護國安的屏障越是堅固,『掌上明珠』的發展才更有底氣,更具潛力,風光無限。」

  其次,唯有守住國家安全的底線,我們才能團結一致向前看,攻堅克難,實現建設發展一條心,不向西方反華勢力低頭,不向無恥霸權跪低,以發展獲尊重,以勝利贏和平。一方面,在大是大非面前,香港要始終與國家利益站在一起,與正義的歷史站在一起。香港企業和個體更不應該為一己之私利,出賣自己的立場,背叛自己的民族。

  另一方面,香港如今的和諧局面來之不易,但如何鞏固好目前穩定和諧局面亦是特區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年以來,社會穩定了,市民生活正常了,但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在我們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同時,不能忘記當年『港獨』肆虐、『黑暴』打砸縱火,本土恐怖分子放炸彈和殺害無辜的圖謀;不能忘記當年奉公守法、無辜的市民,被暴徒痛打、襲擊、捆綁、脫衣侮辱的悲痛無助;不能忘記外部勢力粗暴插手香港事務,無所不用其極的卑劣手段」。

  如今的香港社會表面平靜,但亂港勢力始終四處潛伏,蠢蠢欲動,而國際反華組織更是「虎視眈眈」,香港社會的安全形勢依舊嚴峻複雜。例如去年12月,為了方便在香港以外地區升學或居住的香港考生,特區政府在海外進行了綜合招聘及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測試。然而,加拿大溫哥華市卑詩大學就因為將教室租予特區府作招聘考試之用,竟遭到在海外亂港分子群起攻訐。

  國家安全是底牌、底線更是底氣。守好了國門,就需要我們放手一搏,拚經濟,謀發展,以國安為盾,以經濟為刃,用實際行動建設香港,貢獻國家,以國之安創國之復興,以國之安造國之繁榮。尤其是香港工業界和企業家,更要發揮「主心骨」、「主力軍」的引導作用,牢牢實踐「立足本地、聯動灣區、拓展國際」的策略,助力內地中小企業走出去,致力吸引優良國際資本走進來。

  挑戰中尋找機遇突破自我

  特區政府為提升香港經濟發展動能,已採取了諸多措施,包括依靠內聯外通的優勢,加快推進香港跨國供應鏈管理;聯手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建立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的國際或區域總部等,特別是香港至今已簽訂了九份自由貿易協定,涉及21個經濟體,另外與33個經濟體簽訂了24份投資協定。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新一輪的國際秩序正在形成,香港更要「穩」中求「進」,在安全中尋找機遇,突破自我,在完成自身產業升級、社會轉型之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找準定位。

  國之安,發展穩,國之安,人心定,國之安,增底氣。國家安全是底線,但守護國安更需要以發展的活力、人心的動力、社會的士氣來為之注入能量,使得繁榮為國安更添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色彩,使得國安為香港發展更有力地保駕護航。

  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僑聯委員、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