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論風生/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陳克勤

時間:2024-11-09 05:01:53來源:大公报

  2024年美國大選落下帷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成為贏家,再度入主白宮。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7日向特朗普致賀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同日,國家副主席韓正致電詹姆斯.萬斯,祝賀他當選美國副總統。外交部亦第一時間表達祝賀,並強調「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這些舉動不僅展現中國的大國禮儀風範,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經歷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後,國家已經在應對上有更加堅定的戰略認識和準備。

  中國展現戰略定力

  習近平主席在賀電中指出,「歷史昭示我們,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希望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2013年6月,習近平主席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時,便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其核心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而在2016年、2020年祝賀特朗普、拜登的賀電中,中方也有同樣的表述。結合今次賀電內容可以見到,中方在處理中美這一最重要雙邊關係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就是期望中美關係可以向着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其對華政策採取了多種極限施壓的手段,包括對華開啟貿易戰、科技戰、制裁等,試圖在中美關係中取得優勢。但事實證明,這些舉措實際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對中國加徵10%至25%關稅的「脫鈎」措施,在美國主流經濟學者和機構看來無疑是失敗的。

  有美國研究機構估算,特朗普關稅對美國實際GDP反而造成了0.3%至0.5%的負增長。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研究認為,關稅顯著提升了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且關稅的主要承擔者是美國的進口商和美國的消費者。故此,如今特朗普更喊出對華加徵60%至100%關稅的競選口號。若真正實施,受損的只會是美國人民。

  反觀中國,則是着手調整外貿佔比結構,以應對關稅措施所帶來的挑戰。2017年,對美貿易佔中國總體外貿的14.27%,到2024年,這一數據已下降至10.70%。習近平主席2017年提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戰略判斷。而因應這一重大戰略判斷,國家亦提出了「雙循環」的經濟結構轉型,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而特朗普任期內針對的科技打壓手段,未能取得預期成效,反而促使中國投入更多資源,集中力量進行「卡脖子」的關鍵科技攻堅,並在一些領域實現突破。

  故此,從以上回顧中可以見得,國家對國際大勢有着充分的研判,並在戰略規劃的層面作出了應對。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的進程中,更可在「變局中」化解危機,尋找機遇,實現自身的新發展。

  筆者認為,香港需要繼續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保持高度警惕。2019年的修例風波,便是發生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他亦曾簽署針對香港的法案,制裁特區政府官員;加之盛傳其內閣外交國安的熱門人選,例如魯比奧、蓬佩奧等均是反華鷹派。香港須進一步警惕特朗普發動針對香港的攻擊以遏制中國,亦要防範針對香港可能會發生的國家安全威脅。

  香港應主動尋找機遇

  然而,危機中亦有機遇,特朗普所奉行的外交孤立主義、鼓勵傳統化石能源等政策主張,也可能為香港帶來新的機遇。在其第一任任期內,特朗普不斷向美國傳統盟友施壓,要求其向美國讓利,否則將不再提供軍事保護和援助云云。這些舉措不僅引起歐洲的強烈反對,亦在印太地區造成影響。相信若特朗普繼續奉行外交上的孤立主義,將有更多國家和地區會選擇與中國加強經貿關係,以抵禦美國所帶來的壓力。這一過程,便為香港進一步拓展東盟和中東等新興市場帶來了新的戰略機遇。

  又以新能源發展為例,特朗普一直是傳統能源的擁躉,反對發展新能源。這無疑為着力發展新能源經濟的中國帶來更多海外機遇。香港亦可在這一過程中,利用好自身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聯繫,幫助國家新能源技術和企業「走出去」,扮演好自身在新能源產業鏈上可以發揮的作用。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雖會為世界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但也要相信在孤立與合作,霸權與共贏之間,會有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作出正確的選擇,與中國攜手建設和平共處的世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繼續演進,筆者堅信,選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香港,定能在變局中尋找到新的發展篇章。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