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聞背後/「雪龍2」號訪港的三重意義\梅若林

時間:2024-04-09 04:02:51來源:大公报

  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由昨日起一連五日展開訪港活動。此次活動機會難得,不但有助港人更好地了解國家最新的科研技術、加深對氣候問題的關注,更能鼓勵香港利用好「一國兩制」優勢,在國際上弘揚國家極地事業的成就,推動全球關注環境保護議題。「雪龍2」號訪港是一場生動的國民教育,也對香港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推動意義。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雪龍2」號進港歡迎儀式致辭時,指出今次活動為香港帶來了三個重大意義,分別是提升香港市民對國家科研成就的自豪感、加深香港市民對極地和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支持香港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

  在提升香港市民對國家科研成就的自豪感方面,「雪龍2」號厲害之處不光因為是國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破冰船,而且更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破冰船,象徵着國家40多年來對南極的探索,從一開始近乎盲人摸象,到一步一腳印,發展到如今領先世界的頂尖技術水平。中國科學家們不懼困難、不斷突破的精神,對港人而言正是一場生動的國民教育;而對於有志投身創科行業的萬千青年學子來說,這也是一個難得可以近距離接觸到極地探索經驗和技術的機會。

  提升港人的國家自豪感

  過去在航天科技上,香港也一直為國家作出獨特的貢獻,由理大團隊參與嫦娥工程、探火工程設備建造研製工作,到港大團隊參與火星採樣點前期選址研究,都一再體現香港的科研實力和潛力。因此在極地考察上,香港也有能力可以為國家極地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香港創科界、企業以至各大科研機構應抓緊機遇,與內地在極地研究領域展開廣泛交流與合作,在未來開創更先進的技術。

  在加深香港市民對極地和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方面,很多港人也許會覺得南極距離遙遠,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確實,香港距離南極約一萬公里,但真要說的話,港人與南極其實也關係匪淺。

  香港著名探險家、中國極地博物館基金創辦人李樂詩博士,便是全球首名踏遍三極(北極、南極及珠穆朗瑪峰)的女探險家,其於上世紀80年代,便已經多次跟隨國家極地考察隊前赴南極。現時中文大學校園內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最初也是出於其希望成立極地館的想法才設立,多年來向公眾推廣極地及氣候變化信息,至今已接待了百多萬名學生。

  香港與南極雖然距離遙遠,但以李樂詩為首的香港探險家和科學家們,長年來一直在極地默默耕耘,為保護環境和人類未來作出貢獻。相信不少市民都對去年連續十號風球和世紀黑雨等極端天氣記憶猶新,黑雨期間更有兩人死亡、逾140人受傷,氣候變化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全港都切切實實地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甚至到了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程度。

  氣候暖化之下,極地首當其衝影響最大,香港地理處於沿海地區,極端氣候自不必言,也更迫切要面對水位上升和熱帶氣旋增多的問題,同時關係到香港未來長遠的發展。通過了解國家極地考察隊在惡劣環境下的研究工作,理解到保護極地、地球環境的重要性,事關我們未來的生存條件,亦是港人作為地球村一分子的責任。

  在支持香港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方面,國家進行極地考察40年,從無到有、由基本到強,展視為造福人類、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國擔當,正是香港可以發揮「內聯外通」優勢,在國際舞台上弘揚國家極地事業成就。

  發揮香港國際平台角色

  「雪龍2」號在去年十一月開始展開五個多月的南極考察,航行了2.5萬多海里,七次穿越西風帶,在嚴寒天氣下完成建造國家第五座、也是最大的一座南極科學考察站秦嶺站,為國家以至全世界的科學工作專家持續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提供有力保障,並執行阿蒙森海大洋調查,在赤道附近成功救援一艘遇險船隻和船上四名船員,又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幫助運送23名韓國考察隊員從韓國張保皋站前往利特爾頓港。這裏的每一段小故事,都是一場場值得細說的大冒險,不但有助構建國家的大國正面形象,更有利於推動世界關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議題,正是香港發揮國際平台角色的機會。

  20年前,「雪龍」號在前往南極考察前特別訪問香港;20年後,「雪龍2」號完成五個多月南極科學考察後,又選擇了香港作為回航返國的首個航站。香港與「雪龍2」號,從多年前就已經結下「不解之緣」。其實換個角度,國家在極地考察上迎難而上,到走上全球極地科考研究領域最矚目的舞台,何嘗不是對香港發展的激勵與啟示?就如「雪龍2」號的命名詞一樣,香港也滿載着「祖國的期許」、承載着使命與擔當、光榮與夢想,新時代下,香港發展需要新思維新動力,我們也必須像「雪龍2」號一般「劈波斬浪,破冰前行」,才能揭開由治及興的新一頁,譜寫屬於香港的新成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