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西九新動力」在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前成立一個訓練班,希望其心目中的區議會候選人能得到訓練,一方面提升競選能力,另一方面,在當選後可以做好議員的工作。經過介紹,他們找上我出任這個訓練班的教師。我對這份教職並不陌生,早在新加坡剛建國的1960年代,我便當上了剛成立的「國家青年領袖訓練學院」的導師。有過這個工作經驗,我很快便為這個香港的區議員訓練班設計了長達三個月的授課課程,三個月的實習指導。後來的事實確也證明了經過訓練的學員高達85%當選,連任的比率也是全港最高的。
須深入社區全面了解情況
在授課期間,我傳授給學員認識區議會的功能。區議員服務的對象是該選區的市民,工作範圍無所不包,只要能提供市民福祉的工作,都要負起責任。可是要全面了解市民的需求並不簡單,除了靠市民主動上門來要求外,區議員本身更要親自作深入了解。區議員的角色要發揮到淋漓盡致,主要靠他們深入社區全面了解,市民沒看到的,他要看到;市民仍未感受到的問題,他要先感受到。更多的時候是多和市民接觸、多交談,便會探索到更多應該做但可能被忽視的問題。
正如一個好家長,孩子成長的過程有許多問題,一旦問題發生了,才想法補救,雖然仍可補救,但太慢了。最好是要預見到孩子的問題,先行化解掉,這才算得上是好家長。議員也如此,先看透地區的問題,作出預防性的處理,才算得上稱職。
在授課期間,紙上談兵,學員未必能充分掌握到「預防性的工作」。因此,要充分啟發他們遇見問題的能力,還得在實習的過程中,由導師親自到每個學員的工作地點,一同和他們探討。有關這方面的心得,很值得在下面作出有代表性的討論。
第一案例:預見到單親家庭的問題。
下區探訪實習時,有學員發現地區居住了不少單親家庭,但到底有幾多個單親家庭?學員被問到時也不甚了了。但由於該區先後發生多宗居民輕生事件,才發現這區有不少單親家庭,我即刻意識到這個單親家庭的問題可大可小,要學員馬上把這問題當成首要工作來處理。首先要調查到底有幾個單親家庭,其次上門探訪了解他們的困境,之後再依各家的困境進行設計相對應的服務工作。如果發現他們當中有人有自殺傾向時,馬上安排政府有關方面的心理醫生做出應有的服務。如果發現居民受困於經濟問題,可由議員親自籌募救急基金,撥款資助。若發現孩子上課的問題,也要親自到學校協商助學的辦法。如果發現母親想找工作解除空閒在家的問題,也要想法解決其工作問題。
學員對這單親家庭的問題,有了工作的方向後,有了工作目標,工作興趣大大提高,收穫的成績也不少,在區的服務口碑也很好,參選連任也進入順境。
第二案例:解決行人過馬路的問題。
另外,有學員下區探訪時,發現該區曾發生居民非法越過馬路釀成意外。學員在市民陪同下實地考察後,回來探討問題解決的辦法,議決的方案可由區議員向區議會提出在該路段設立行人過馬路的紅綠燈,讓市民可安全過馬路。這個商討方案後來由學員親自向區議會提出建議,再由區議會向有關當局作出建議。由於提案在區議會提出,運輸署考慮後接受建議,之後多年該路段再也沒事故發生。這學員得到市民的讚賞,工作也勤快,成了市民認同的區議員。
區議會工作全面專業化
第三案例:解決居民出行不便問題。
這個案例發生在學員的選區,該區高樓大廈建在山坡上,居民出門要上下這個山坡,要走不下百步的石級,下坡時要步步小心,一旦失足跌下山坡,不死也半條命。上坡時舉步艱難,夏天更是望坡興嘆。這個問題由來已久,我到區訪問馬上發覺這個石級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和學員討論後,作出的解決方案是在石級底層建一座電梯,在石級旁建一條走廊,出入電梯走這條走廊如履平地,又安全又方便。這個方案過後由這學員提出,該區市民感激他的貢獻,每到議會選舉時主動幫忙他選舉的大有人在。
以上這三個案例只是幾十個學員中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他做出成績來的,這裏限於篇幅,不能一一論述。總之,區議會的工作是很專業的。儘管過往因制度漏洞,區議會因為「港獨」分子操弄而嚴重「泛政治化」,未能發揮基本法所規定的職能。在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體系、重塑區議會後,將徹底去除區議會「泛政治化」,令區議會的工作全面專業化。尤其是「資料化」的知識被普遍化後,區議會的服務領域如果能將「資料化」運用到區議會的工作,對區議員的專業化將有更大幫助,至於如何將「資料化」運用到區議會,特區政府可朝着這方面多作研究,對於區議會的專業訓練也要視為一件重要的工作。
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