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百年誕辰。8年前,他的離世震動全球,各國不分制度、宗教、大小、貧富,紛紛表示哀悼、表達敬意。今年同樣如此。一個面積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不過五百萬、而且資源非常匱乏的小國竟能引得全球各國——包括西方各大國紛紛折腰,堪稱奇跡。
作為當代最偉大的華人之一,李光耀創造了前無古人的奇跡。新加坡被迫獨立時幾乎是一個赤貧國家,全球都懷疑它是否能生存下去。然而今天該國不僅人均GDP達8萬多美元,其廉潔程度、法治指數、經濟自由度、世界競爭力均位居世界最前列,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航運、貿易、金融、教育中心。
今天世人在緬懷和感佩偉人之時,一個疑問也縈繞不去:沒有了李光耀的新加坡,奇跡是否還能持續?
客觀而言,現在新加坡面臨兩大挑戰:
「大國平衡」策略高風險
第一,它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所採取的平衡戰略難以持續。
新加坡是一個沒有任何自然資源的港口城市國家,其發展高度依賴外部環境的穩定和秩序。同時還地處馬六甲海峽咽喉之地,是全球地緣政治必爭之地。不僅如此,它和周邊國家也有歷史恩怨。
這種國家地理特性決定了它最大的弱點是安全。為此新加坡除了加強自身防務、強調尊重國際規則和國際法外,主要是通過引入大國力量並通過大國之間力量的平衡和制約維護自己的安全。
在冷戰時它就積極要求蘇聯和美國進入該地區,其他大國日本、中國、歐洲也是歡迎的對象。中國崛起後,它更是一方面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加入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投行,也和中國進行軍事合作和定期演習。但另一方面新加坡贊成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戰略」,容許美國軍艦以新加坡為基地進行活動,接受美軍駐紮樟宜基地。
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既反對美國在台海的挑釁,反對「台獨」,也對大陸的應對措施持保留態度。因為「台獨」引發中美攤牌打破平衡不利於新加坡的國家利益。
應該說新加坡到現在為止這種做法都很成功。確保了它的安全和繁榮。然而,從大的歷史角度看,不僅充滿了高風險,而且難以持續。所謂風險是指新加坡是小國,不管多麼成功,其最大的軟肋在於沒有迴旋空間。一旦出問題就可能一切歸零。
難以持續是指生活在大國夾縫中的新加坡沒有選擇依賴一方,而是引入大國競爭,並在大國之間搞平衡。但這需要極高的外交手腕,李光耀是罕見的外交大師,他能夠做得到,但後人則很難企及。所以當新加坡出現嚴重失誤或者遇到滅頂之災時,大國將會根據自己的利益作出取捨,即使救助也會附加很高的條件。
今天的大國博弈,不管誰勝出,都很難接受新加坡騎牆的做法。其實冷戰結束後,美國就對新加坡變過臉:很快開始大規模攻擊新加坡的制度模式。只不過後來由於中國迅速崛起,美國才重新對之容忍。
從歷史上看,小國要想能夠自保,要麼加入大國同盟,要麼在大國認可下成為中立國家,或者把自己建成一個對任何國家都無害的國家。現在新加坡一方面強化軍事,一方面搞「大國平衡」,而它又地處馬六甲海峽這一戰略之地,再加上富裕得令人垂涎,實際上相當危險。
簡單講,沒有迴旋空間的新加坡應對複雜國際局勢戰略最大的風險在於它是建立在不能出錯的前提下,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新加坡的價值觀受到衝擊
第二,新加坡奇跡是建立在信奉儒家價值觀的華人為主體的基礎之上。
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已經證明,工業化國家都是在溫帶、亞熱帶區域;世界上大部分極度不發達國家和極端貧苦人口都集中在熱帶。但地處熱帶的新加坡卻是特例,原因就在於新加坡以華人為主,華人普遍信奉儒家、勤勞、節儉、注重教育、強調集體的價值觀。
但是李光耀建國時面對內外部形勢,採用了「弱華人的多元種族」政策。2019年,華人家庭中說中文的比例從建國初的70%,降到現在不足30%。現在新一代新加坡華人由於長期接受英語教育,其價值觀正在西化。但是新加坡能夠成功依賴的恰是華人價值觀。此外,新加坡由於出生率很低,不得不引入大量外勞。不僅和歐美一樣造成種族之間的衝突,更重要的是新加坡賴以成功的價值觀也受到衝擊。
李光耀生前認為,美國未來最大的隱憂就是隨着種族變化,它賴以成功的價值觀喪失。其實這種憂慮也適合於新加坡。
能否維繫住儒家價值觀,能否改變難以持續的外交平衡戰略將決定着新加坡的未來。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