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一開始,北京冬奧已不單純是健兒競技的運動場,而是被歐美國家向中國施壓的外交戰場。面對不友善的態度,加上在疫情夾擊下,中國顯示出泱泱大度的大國風範。透過一場糅合科技和文化內涵的精彩開幕式,向全世界人民致敬,展示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表達了我們眼中「休戚相關、地球村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正意義。
這屆冬奧開幕式,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普通人。今次擔大旗獨奏《我和我的祖國》的小號手,是一個正在換牙,有點漏風的小男孩,但總導演張藝謀說:「沒有表演感,最直抵人心。我們強調人民性,是觀念的大轉變。」
開啟冬奧,就由一滴水開始,以「黃河之水天上來」,營造浩瀚宏偉的意境,以高科技重新演繹李白的曠世名句,表達胸懷萬象,衝破界限的奧運精神。這是中國人的浪漫,鳥巢中心平鋪了一萬一千平方米的超大LED屏,是國內最大的地屏。與地屏垂直是一塊近60米高,20米寬的LED屏,恍如巨型畫卷,讓一滴水墨化開,變成冰瀑,其後又變成冰雕大門,迎接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意象萬千。
用武術表現綠色、簡約和自然的北京冬奧主題,參與者是山東中華武校和宋江武校的年輕人,以矩陣舞動三層樓高、六斤重的柔性杆子,柔性杆營造出花開的呼吸,綠草的麥浪,之後由綠色變成白色,如蒲公英飄散。我們以高科技糅合傳統武術,絕非硬橋硬馬,而是詩意洋溢。
2021年,國際奧委會將「更團結」加入奧林匹克格言之中。北京冬奧以「致敬人民」環節,向全世界人民致敬。只見幾百中外年輕人從南走到北,身後百幀人民生活影像陳列,象徵走向未來。開幕式的另一神來之筆表演,就是幾百個孩子舉起發亮的和平鴿,在場中央自由奔跑,腳底下跟着亮起雪花,晶瑩剔透營造出「冰過留影,雪過留痕」的詩意,其實運用了人工智能實時捕捉技術。
一切如流水行雲,背後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以火箭發射和運行太站的方式,來運行整個開幕式的舞台裝置。由倒計時檢測、安全性評估、現場下的口令,都跟發射火箭相似。問你服未?
中國以堅定的自信來回應霸權抹黑。以人民為主角、以和平為目標,這就是我們的國家!走到2022年冬奧的今日,中國以更自信更強大的姿態展現於世人面前,北京冬奧開幕式,歷史將會記住這一天!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