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早前宣布全面終止與「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的工作關係,在香港各界引起了不少的關注和回響,不到半個月,教協主動宣布解散。教協理事會自行宣布解散是否附合法例,後續的工作如何進行,已有不少人在談,我不打算長談。
教協過去四十多年來能夠發展至擁有近十萬會員,成為本港一個最大的教師專業團體、工會,不論是回歸前,或者在回歸以後,其中重要的因素,是政府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我非教育界中人,不想妄加評論教協以往的發展歷史。不過,對於教育局今天處理這個問題的手法,的確值得特區政府其他部門深思及借鑒。
教育局批評教協近年的言論和行徑往往與教育專業不符,本質上與政治團體無異。教協過去不但積極參與反中亂港勢力「民陣」及「支聯會」,也曾推動教師罷課,將政治滲入校園,而在黑暴中,部分學生,甚至教師受影響參與暴力及違法活動,「教協」並沒有發揮教育專業的作用,加以教導及勸止,反而推波助瀾,實在有違教育宗旨,犧牲學生福祉。
從教育局列舉的事例證明,教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幹着違反專業的勾當,但奇怪為何當局以往可以一直容忍,視若無睹?但在兩大央媒發文批評之後,教育局又手起刀落,完全切割,態度之堅決,反應之迅速,一時無兩。
教育局今次處理問題反應之迅速,不禁令人也想起同樣相當長時間面對社會嚴厲批評的香港電台這個政府部門。當然作為一個政府部門,教協作為社會團體不盡相同,但政府過往同樣一直也沒有處理香港電台,歷任多個廣播處長也放之任之,直到現任廣播處長李百全數月前履新之後,才逐步出現變革的情況。
頂風破浪 繼續向前
在過去數月,香港電台先後停播了多個立場被指偏頗的節目,也解除了和一些屢被投訴的主持合作關係;七月中推出全新的「國劇830」時段,全力提供讓市民了解內地社會和國家的節目,培養市民對公民及國民身份的認同感。同時推出包括紀錄片《我在故宮600年》、《亞太戰爭審判》等內地製作的紀錄片,期待讓港人更準確認識國家的方方面面。
據了解,「國劇830」的頭炮《號手就位》,自播出以來都是港台收視最高的節目。證明好的劇集是會受到觀眾歡迎的。最新的一炮,就是隆重呈獻中央電視廣播總台慶祝建黨百年精品節目《盛世華章耀香港》,大家拭目以待。
李百全上任之後確令香港電台逐步有起色,他找來已退休的中文台前台長何重恩挑上重擔任節目顧問;已退休前行政署署長蔡潔如出任廣播處長顧問職位;商經局助理秘書長張恩慈出任高級經理,負責特別支援服務。這個團隊在短短數月,已取得不俗的成績。當然,那些在改革中被離開的人,或者社會上一些人,總會對改革風言風語,總會不負責任地說三道四,這種「有幾隻蒼蠅嗡嗡叫」的事情,雖然有點煩心,但應該不影響港台的改革。
有人說,看教協不到十日就完全「被廢武功」,要主動解散收場,未知港台什麼時候才可以完全正本清源?港台是一個政府部門,使用着電台和電視頻道這公共資源,不可能像教協般的處理方式。可以理解李百全、何重恩等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任重道遠,希望他們能夠頂着風浪,繼續向前;也希望那些曾經對港台作出批評的人們,能夠看到港台已邁開改革步伐,能夠給予支持和鼓勵。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