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失敗了,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接受外國大量金錢利益,行為形如國際特務的他,與西方合謀,策動年前的香港黑暴,美其名為「革命」。黎智英深知香港根本就沒有革命的條件,香港經濟穩定,社會富足繁榮,大多數人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香港長遠有祖國的祝福與扶持,香港完全沒有任何「革命」的需要。當然,香港還是有一定的「本土主義」氣氛,在國民身份認同上還有着一定的障礙。但即使如此,還是沒有足夠的「革命」條件的。
於是,黎智英及其《蘋果日報》便開足馬力,在所謂「兩地矛盾」中大做文章,全面挑動民眾的反華情緒,從「水貨客」到「蝗蟲論」,對自己民族極盡侮辱之能事。此外,又不斷偽造天方夜譚式的新聞,爆眼女、新屋嶺虐囚、周梓樂案、陳彥霖案……把群眾的情緒煽得一浪高於一浪,令暴亂不止,這實際就是一場顛覆活動,是場準「內戰」。
可是,黎智英終於失敗了,他被捕時,沒有引起社會多大的關注。《蘋果日報》關門倒閉了,社會也沒有泛起多大的漣漪,群眾根本就很冷靜,漠不關心,沒有遊行、沒有示威、沒有暴力衝突,根本就沒有人會為其「呼冤」。在年前,餐廳的餐牌寫了一兩個簡體字,也會惹來一幫黑衣青年衝進店舖敲碎玻璃,今天,連《蘋果日報》關閉也沒有多少人在乎,這並非全然是香港安全法的震懾威力,而是香港民眾本來就沒有真「憤怒」過,參加過黑暴的年輕人大都「心知肚明」,這個遊戲已經「玩完」了,還會再搞多一次嗎?在香港,是沒有多少年輕人會為黎智英這個醜陋的政客而去犧牲的。
2019年在香港發生的所謂「時代革命」,本身是沒有丁點的進步意義的,嚴格而言,這是一場右翼法西斯極權運動。那時的香港,頓然成了一個「暴力革命主題公園」,吸引大量大學生、高中生、年輕男女,去加入這場「鬧劇」。群毆、縱火、擲汽油彈、打碎窗櫉的玻璃、打警察、意圖謀殺,在機會難逢的人生刺激中,黑暴青年兇相畢露。可是,一旦遊戲結束了,暴徒們便立即回歸「平常」,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賭錢的賭錢,《蘋果日報》與我何干?因為誰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場真正的「革命」。黎智英為了完成西方主子交付的任務,利用香港青年反對自己的國家,煽出了一場「革命」來,可是,香港年輕人也在「黑暴」過後,選擇忘掉黎智英,忘掉《蘋果日報》,黎智英利用青年人在先,黑暴青年忘情於後,真的是場很香港化的公平交易。大概,這就是這場「香港革命」的水平吧!
資深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