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袁國勇教授撤稿風波之反思/李 輝

時間:2020-03-21 04:23:50來源:大公報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其弟子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早前在報章撰文引起軒然大波,二人最終決定撤回稿件。據港大知情人士(其好友程教授、同事金教授)透露,他們曾親自問當事人,有「署名作者」私下承認,文章發表之前他本人沒有看過。如果上述消息屬實的話,那麼問題來了:不看文章就署名,這是怎麼回事?

  從目前已知的訊息,這也許不是孤例。理由有二:

  一是如果有人事前沒有看過稿件,其弟子就以師父名義聯名發文,說明師徒之間高度信任及有默契,是慣例,大家習以為常。

  二是事發後有人死撐弟子,說自己有份參與文章的討論與寫作,攬責上身,不承認自己其實沒有看過這篇文章。但是,如果私下裏又要撇清關係,跟要好的同事澄清自己根本沒看過更沒有寫過,但為了保護弟子而願意共同承擔責任,扮高尚。那這又是為什麼?

  國民教育存有嚴重缺失

  出於好奇,我又上網查詢了一下,發現這位袁教授發表的文章多不勝數,而且有一個規律:港大微生物學系的人所發的文章(或論文),一大部分都署有袁教授的名字。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港大醫學院的「光榮傳統」?還是不為人所知的「潛規則」?如果是「潛規則」,那顯然是違反學術倫理的。港大或有關方面能否徹查此事,好還當事教授一個公道?謝謝!

  退一萬步說,假設正如袁教授在撤稿信中所說,他全程參與了此文的討論與寫作。那麼,我認為此文反映出袁教授缺乏最基本的國民素質。主要有以下四個問題:

  第一,以「中華民國」替代台灣這說法既違反聯合國章程,也違反國家憲法,更不符合香港基本法。

  第二,支持美國「武漢病毒」指控,這也違反了世衛組織的相關指引。作為學者,他要有職業操守,不能像普通人這麼說。

  第三,吃野味不是中國文化,是一種生活習慣和風俗,不能以此來斷定中國文化優劣,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第四,文化優劣論其實是「文化沙文主義」的表現,是殖民者和奴才的思維。文化只有多樣性和適應性,並沒有優劣之分。

  綜上分析,我深刻感覺到回歸以來香港國民教育缺失給港人帶來的問題與危害。一個堂堂大學教授、著名學者都如此缺乏基本的國民素質,更何況普通市民?因此,香港特區政府有必要反省一下教改和教育問題,切實提高港人之國民素質。 澳洲麥考瑞大學教授、香港大學榮譽副教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