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香港管治施政面臨前所未見挑戰/楊 堅

時間:2019-02-11 03:17:48來源:大公報

  在香港居民歡度己亥年春節前夕,發生了兩件事,預示着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管治和施政開始面對兩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件事,是1月29日廣東省人大記者會上,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葛長偉披露了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最新動向。第一,粵港澳大灣區已列出30個需要重點突破的問題,廣東省委、省政府和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正推進研究解決。第二,廣東已編制廣東省關於「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和3年行動計劃,很快公布。2019年廣東將多方面推進大灣區建設,搭建大灣區四樑八柱,主要是在規劃綱要和實施意見基礎上,編制相應專項規劃,包括創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項規劃、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規劃等。第三,粵港澳大灣區將分3步走,第一階段到2020年,打基礎;第二階段到2022年,基本形成三地規則對接;第三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

  另一件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部隊官方微信公眾號「我們的天空」,在2月3日發布一首新歌《我的戰鷹繞着寶島飛》,在MV中出現台灣島眾多畫面,尤其,台北101大樓的畫面中有一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的徽章;解放軍眾多戰機包括轟-6轟炸機、殲20戰鬥機等也亮相MV。

  專注三地對接免拖後腿

  前一件事的重點在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確定分3步走,其中,第二步從2020年至2022年,短短2年將要基本形成廣東省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規則的對接。由廣東省牽頭的大灣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列出30個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重點解決涉及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便捷流通的具體制度和規則的趨同。

  明年就是2020年。2022年就是現屆政府任期屆滿的年份,如何確保香港方面配合廣東和澳門一起在短短2年內基本實現三地規則對接,毋須贅言,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其領導的管治班子的艱巨使命。

  澳門與廣東實現規則對接不困難,困難的是香港。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一地兩檢」已弄得現屆政府幾乎筋疲力盡。最近,因為香港公立醫院「人滿為患」,有人重彈控制內地居民持單程證來港定居名額之老調。三地人員便捷流通,談何容易?

  然而,如果香港拖2022年基本形成三地規則對接的後腿,那麼不只是大灣區建設進度減速,更嚴重的,是香港將自己把自己「邊緣化」。

  習近平主席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爭取台灣與大陸和平統一,但是,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在香港,輿論傾向於「和平統一」,集中談論和討論的是如何制訂「兩制」台灣方案。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應當鼓勵的。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王卓祺在2月1日《明報》「觀點」版發表《5至10年統一台灣的猜想》,提出另一個視角的尖銳分析,稱:「武統台灣,若未來5至10年間發生,我亦不感驚訝。」

  如果王卓祺教授的這一個判斷是具有現實可能性的,那麼,在特區現屆政府餘下任期內,不僅需要解決同廣東和澳門一起為大灣區基本形成三地規則對接,而且,必須配合中央推進兩岸統一的部署和舉措,並且,必須處理兩岸統一進程和方式在香港社會引起各種反應。

  美國調整其全球戰略和對華戰略,給香港政治生態投下了一個重要性勝過香港政制發展的分化和重組因素。亦即是說,之前香港政治生態按對待香港政制發展的立場和基本觀點區分;從今,政制發展的重要性被中美兩國關係所替代。

  陳明大義做好武統準備

  兩岸統一最終是「和平」還是「武力」,關鍵看美國同「台獨」勢力的關係。在這樣的意義上,兩岸統一方式問題屬於中美關係大格局的一部分。但是,對香港政治生態的意義不能完全為中美關係所掩蓋。在中美關係惡化過程中,長期同美國有千絲萬縷聯繫的香港各界人士,會產生動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倒向美國。在兩岸統一進程中可能偏向於「武統」時,長期同台灣有千絲萬縷聯繫的香港各界人士,會產生動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同情「台獨」勢力、牴觸或反對「武統」。這兩部分人會有重疊,也會有分歧,不可能完全重疊。

  形勢變,時間緊,特區政府必須盡快擺脫最近3項民生政策的困擾。向合資格香港居民派發每人4000港元的行政混亂容易克服;「三隧分流」方案可以暫時擱置;長者綜援合資格申請年齡上調已實施,愛國愛港政治團體應予觀察不再糾纏。香港社會必須匯聚注意力到推動大灣區建設和推進兩岸統一上來。特區應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促進者,關鍵不是向台灣同胞推介「兩制」香港模式,而是陳明大義和利害關係。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