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縱橫談\歐盟對中美貿易戰的小算盤\李 威

時間:2019-05-16 03:17:14來源:大公報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5日的一條「宣戰」推特,讓臨近收官的中美貿易談判急轉直下,貿易戰烽火重燃,也讓一直隔岸觀火的歐盟內心五味雜陳。如今為爭取連任已經「殺紅了眼」的特朗普,極可能對歐盟照搬對華「極限施壓」的套路,歐盟何去何從,成了哈姆雷特式的提問。

  始於2018年3月的中美貿易戰,帶給歐盟的可謂是喜憂參半,作為西方利益集團的一分子,對於美國在市場准入、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移等領域對華片面性指控,歐盟和美國處在同一戰壕;但對於美國的有悖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系的保護主義行為,卻又不願與之為伍,更為始料不及的是,特朗普在4月突然調轉槍口,把歐盟當成了下一個靶子。

  特朗普宣布將對價值110億美元的歐盟產品加徵關稅,理由與中美貿易戰同出一轍,即歐盟對美貿易存在巨額順差。根據歐盟今年初公布,2018年歐盟對美國順差達到創紀錄的1576億美元。特朗普在推特上發過這樣的牢騷:「多年來,歐盟一直在貿易中佔美國人的便宜,這種情況該停止了。」歐盟不甘示弱,隨即揚言對價值12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稅實施報復,歐美貿易戰一觸即發。雙方之後展開談判並於7月達成停火協議,但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始終高懸於歐盟頭上。

  果然特朗普在上周對中國突然掀桌子,提高了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後,對歐盟的大棒也無情落下,稱將考慮對價值528億美元的歐盟汽車及相關產品加徵關稅,並於近日做出決定。歐盟方面對此反應不一,有人主張積極備戰、以牙還牙,但也有人存在僥幸心理,期待變數出現。歐盟貿易執委瑪姆斯托姆就認為,由於美國政府注意力集中在與中國的談判,決定期限有可能延後。

  事實上,歐盟在對待中美貿易戰上應該採取什麼態度,究竟是袖手旁觀,還是為美國吶喊助威,抑或是與中國聯手,一直相當矛盾和掙扎,歐盟的一些智庫學者為此進行了反覆分析和推算,試圖尋找能左右逢源的定位。

  按照他們的「小九九」,中美貿易戰對歐盟存在有利的因素,雖然保護主義無法促進增長,但如果中美之間的貿易對抗最終導致雙邊貿易減少,將有助於歐盟從中漁利。因為除能源和農產品外,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歐盟對華出口的關鍵領域,歐盟可填補美國的空間。此外,中國為增加籌碼勢必加強與歐盟等其他經濟體的合作,並願意加速開放市場、減少對外資限制等,這些都是歐盟夢寐以求的,而中國的這些更加廣泛和具有結構性的改革開放措施,無疑將進一步有利於維護和促進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系。

  至於對歐盟的不利之處則包括:如果中美貿易戰的最終解決方案,只是基於人為地增加中國從美國的進口數量,那將會擠壓和傷害歐洲出口商的利益,歐盟對此並不樂見。此外曠日持久的貿易戰不僅會導致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敗俱傷,也將破壞全球產業鏈和多邊貿易,令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岌岌可危,並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創,對此歐盟無法獨善其身。

  當然讓歐盟更為憂慮的是,貿易戰凸顯出美國鷹派力量正日益得勢,相信未來美國在北約改革、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等一系列問題上,對歐盟將採取更咄咄逼人的姿態,事實也證明特朗普在「美國優先」政策指導之下,他對盟友可以「六親不認」,歐盟只能「丟掉幻想,拿起武器」。

  但這些終究不過是紙上談兵,現實中的大國博弈和較量,需要的還是實力。正所謂形勢比人強,歐盟如今內部問題重重,不僅有難民危機、俄歐關係緊張等外部壓力,也有經濟衰退、英國脫歐等內部難題,在即將到來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磨刀霍霍、聲勢看漲,未來的歐洲一體化面臨考驗,在此背景下,歐盟能否像中國一樣擁有足夠的底氣與美國叫板,是個未知數。

  歐盟何去何從?按歐洲頂尖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學者的看法,歐盟在保持中立和倒向美國這兩條路上顯然都已行不通,將重心轉移到中國目前看起來有些不切實際,但鑒於美國在單邊主義和脫離跨大西洋聯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某種程度上仍值得探索和嘗試。如果歐盟仍然無法做到,那只剩下祈禱一條路可走。

  作者為大公報駐倫敦記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