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歐洲多國近期出手監管ChatGPT,圖為塞浦路斯學生演示由ChatGPT驅動的機器人。 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華爾街日報》、路透社報道: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DPA)上月宣布禁用ChatGPT,並對其隱私安全問題展開調查,打響了西方國家封禁ChatGPT的第一槍。多國對ChatGPT在知識產權侵權、生成和傳播虛假信息、數據隱私和商業秘密洩露等方面的憂慮不斷發酵。歐盟監管機構13日表示,正成立專責小組以應對ChatGPT,被視為歐盟內部對AI建立統一私隱政策的重要一步。
雖然掀起風潮的ChatGPT的應用潛力廣泛,但若被不當利用,也有可能助長假消息的傳播、學生作弊、剝奪人類就業崗位等。不久前,特斯拉CEO馬斯克、蘋果聯合創辦人沃茲尼克等千名業界和學界人士聯署公開信,呼籲立即暫停訓練比GPT-4更強大的AI系統。
法國議員遭杜撰個人信息
當地時間13日,歐盟數據保護監管機構歐洲數據保護委員會(EDPB)表示,正就應對ChatGPT協調政策立場而成立專責小組。EDPB指,成員國觀察意大利封殺ChatGPT的做法後,決定啟動專責小組,就各國數據保護當局可能採取的執法行動交流資訊。消息人士表示,這並非尋求懲罰或制定會影響ChatGPT美國開發商OpenAI的規則,而是要制定「透明」的通用政策。
在嗅到AI技術的潛在風險後,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以涉嫌違反數據收集規則為由,從3月31日起禁用ChatGPT,並限制OpenAI處理意大利用戶數據。該機構警告稱,OpenAI可能會被處以最高2000萬歐元或全球年營業額4%的罰款。德國聯邦數據保護專員凱爾伯4月3日表示,德國原則上可能會跟隨意大利,對ChatGPT進行「封殺」。
西班牙數據保護局(AEPD)也表示,開始調查ChatGPT及其美國母公司OpenAI。當局認為,雖然支持AI發展,但必須在尊重個人權利和自由的前提下。AEPD還致信歐盟數據保護委員會,指ChatGPT的全球運作模式可能對個人權利產生重大影響,需要在歐盟層面作出協調一致的決定,因此要求將ChatGPT問題納入歐盟數據保護委員會相關會議,以便在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的應用框架內一致行動。
法國數據保護機構CNIL被認為是歐洲最有威力的監管機構之一。CNIL當地時間13日表示,已經就針對ChatGPT的五項投訴,展開正式的跟進程序。一名法國議員稱,ChatGPT杜撰了有關他私人生活的相關信息,包括他的生日和工作履歷。根據歐盟的《通用數據保障條例》,類似的系統有義務提供盡可能準確的私人信息。
意要求提供更改或刪除選項
本周三,意大利數據保護機構則列出一份要求清單,要求OpenAI告知用戶,ChatGPT運行所需數據處理的方法和邏輯,更要求OpenAI提供更改及刪除選項,令數據涉及的所有人(包括非用戶)能夠請求更正不準確的數據,或者在無法更正錯誤數據下請求刪除。
美國也在考慮採取措施。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表示,已啟動一項建立AI規則的方案,並強調「該制度將防止對國家造成潛在災難性損害」。不過,有美媒表示,美國業界目前對AI監管都各有分歧,指望「對科技一竅不通的國會老人」出台政策只怕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