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的H3火箭發射台17日冒起白煙。\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日本共同社、路透社報道:日本17日嘗試發射新一代H3火箭,但由於固體火箭助推器發生故障未能點火,試射以失敗告終,所搭載的地球觀測衛星亦無法升空。H3主力火箭是日本近30年來研發的第一款大型運載火箭,耗資超過2000億日圓(約116億港元),原本計劃挑戰SpaceX在商業發射市場的地位。這枚核心新型火箭的試射失敗,或對日本的航空戰略構成打擊。
據報道,當地時間17日10時37分(本港時間9時37分),H3火箭1號機的主引擎點火成功,但輔助固體火箭助推器卻未能點火,火箭沒有離開發射台,導致發射失敗。此次發射原計劃將地球觀測衛星「大地3號」送入軌道。日本政府表示,正在協調在一到兩個星期內再次發射。
資料顯示,H3火箭全長63米,直徑5.2米,有多種構型,起飛重量超400噸,最大運載能力約16.5噸。據悉,H3火箭是日本「以商業發射、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的航天運載工具,計劃作為日本的主力大型火箭,用於日本的人造衛星和太空開發用途,接替現有的「H2A」火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三菱重工從2014年起着手研發H3火箭,歷時9年,研發費用達約2000億日圓。
因技術問題而兩次推遲
故障目前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H3火箭最初定於2020年發射,但因主引擎「LE9」故障而兩次推遲。原定15日早上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計劃,也因為預測當天風力過強,氣象條件無法滿足發射所需,又押後到17日的上午10時37分發射,但仍然發射失敗。
對於此次發射失敗的原因,JAXA名譽教授的川泰宣指出,「能夠想到兩種可能,一是主引擎方面的故障導致(點火)指令未發出,二是指令發出後,但固體火箭助推器未能啟動並點火。」的川泰宣認為,對發動機「LE9」的調查可能需要時間。
開拓商業發射市場遇挫
H3火箭的首飛失敗,是近半年來日本航天火箭再次失利。去年10月12日,日本小型火箭「埃普西隆」6號機在位於鹿兒島縣內之浦航天中心發射,但在上升過程中,發生故障,日本下達自毀指令,此次是日本自2013年發射第一個「埃普西隆」以來,第一次發射失敗。
日本原想借助H3火箭,從SpaceX等競爭對手中分一杯羹,除了滿足政府的發射需求之外,還打算增加國內外的商業衛星發射訂單。H3火箭計劃用於美國主導的載人登月項目「阿爾忒彌斯計劃」,並協助運送補給物資到國際太空站,還有由日本主導的、將樣本從火星衛星帶回地球的計劃「MMX」等。
為了搶奪商業發射市場,JAXA提出將H3火箭單次發射費用減至H2火箭發射費用的一半,從100億日圓降至50億日圓,從接訂單到發射的準備時間也縮短一半至1年。日本還與三菱重工等日本國內約30家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技術,目標是2030年前後進行首次發射,並將發射費用降低到目前的四分之一以下。不料,H3新火箭首戰折戟,對於未來日本開拓商業衛星發射市場恐構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