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歐洲多國表示不會對中國旅客實施額外檢疫措施。\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德國之聲、今日俄羅斯報道:中國宣布調整出入境防疫政策後,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少數國家和地區針對自中國入境的旅客採取額外檢疫措施,意大利更呼籲其他歐盟國家跟進,但法國、德國等大部分國家拒絕跟從。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29日發表聲明指,對中國旅客進行強制新冠檢測是不合理的。法國衞生專家亦表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沒有理由針對中國實施邊境管制,也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會出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ECDC表示,目前在中國傳播的新冠毒株並非新變種,先前已經在歐洲出現過,而且相較於歐盟國家境內的病毒傳播水平,輸入病例帶來的風險「相當低」。因此,歐盟醫療體系可以應對目前的感染符合,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篩查和限制是不合理的。
據路透社報道,意大利29日呼籲其他歐盟國家對中國旅客進行強制病毒檢測,但大部分國家拒絕跟進。法國健康風險評估委員會負責人奧特蘭29日表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沒有理由針對中國實施邊境管制,也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會出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意大利總理梅洛尼29日也承認,近期抵意中國旅客新冠測序均為已知變異株,並未發現新的變種病毒。
俄:願盡快恢復中俄客運
德國聯邦衞生部發言人28日表示,並無跡象顯示德國需要針對中國作出旅遊限制。葡萄牙政府亦持同樣態度。奧地利強調,中國遊客重返歐洲對歐洲經濟有利。挪威並非歐盟成員國,但加入了神根區,與大部分歐盟國家之間幾乎不存在邊境管制。挪威公共衞生研究所高級醫師普雷本29日表示,挪威國內每周可能有數十萬人染疫,即便中國旅客中真的有人中招,也不過是「滄海一粟」。
英國政府發言人29日表示,當局不打算對任何入境人員進行病毒檢測,包括從中國入境的旅客。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亦表示,目前不會改變對中國旅客的入境規定。泰國副總理兼公共衞生部長阿努廷29日說,不需要為中國旅客制定任何特殊入境規定。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30日表示,俄方願盡快恢復與中國的客運工作。她強調,一旦收到來自中國合作夥伴的相關信息,俄方將立即展開對相關問題的處理工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30日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期多國衞生健康專家認為,從科學的角度看,沒有必要對中國旅客實行入境限制措施。連日來,很多國家表示歡迎中方制定便利人員往來政策,不會調整對來自中國旅客的入境措施。希望各方繼續秉持科學原則,攜手保障各國人員安全往來,為國際團結抗疫和世界經濟復甦貢獻力量。
限制中國旅客無科學依據
有分析指,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專門針對中國旅客實行入境限制缺乏科學依據且帶有歧視色彩,是典型的「雙重標準」。美國要求從中國飛往美國的旅客提供病毒檢測陰性證明或康復文件,並聲稱此舉「有助於減緩病毒傳播,提供關於新變種的早期預警」。
然而,今年6月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的亞變種在多國迅速傳播之際,美國卻宣布取消國際旅客入境前檢測要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衞生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阿達利亞指出,目前美國本土疫情依然嚴峻,僅針對中國旅客實行強制檢測難有實際效果。
日本對來自中國的航班實施限制,並要求中國旅客接受檢測。但6月美國放寬出入境防疫政策時,日本並未對美國旅客實施特殊的入境限制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30日表示,希望日方客觀正確看待中國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調整,科學適度採取防疫措施,有效保障兩國正常人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