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金融時報》、CNBC報道: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一直批評德國在對烏軍援上「動作太慢、猶豫不決、規模太小」。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本周表示,烏克蘭現在急需德國「豹2」坦克和「黃鼠狼」步兵戰車,但德國卻一直拒絕履行承諾,充斥「恐懼和藉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5日稱,向基輔提供軍援是全體成員國的承諾,被指在不點名批評德國。
烏克蘭近期在哈爾科夫等地的反擊取得突破,奪回超過8000平方公里領土。越來越多北約國家的官員趁勢呼籲,大幅增加對烏軍援,如美製「海馬斯」遠程火箭等。英媒稱,在一片增援聲中,德國總理朔爾茨的處境「愈發尷尬」。
德國不願援烏坦克
德國防長蘭布萊希特12日表示,德國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已「達到極限」,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庫存正在「危險地耗盡」,德國可能因此無法履行對北約的軍事承諾。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駁斥了這一說法,「為基輔提供武器就是在保護北約成員國自身的安全」。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13日稱來自柏林的信號「令人失望」,稱現在需要德國「豹2」坦克和「黃鼠狼」步兵戰車來「拯救人民」。「對於為什麼不能提供這些武器,沒有任何理性的論證,只有抽象的恐懼和藉口。什麼是柏林害怕而基輔不害怕的?」
在輿論壓力之下,蘭布萊希特16日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兩套「火星二號多管火箭發射系統」、200枚導彈和50輛「野犬式」裝甲運兵車,但未供應基輔想用於反擊俄羅斯的戰車。柏林方面稱,德國不會「單獨」送交武器給烏克蘭。蘭布萊希特指出,目前未有其他盟友將西方製戰車運送到烏克蘭。
波蘭指德國故意拖延
「豹2」坦克是當今性能最優秀和均衡的主戰戰車之一,和「黃鼠狼」步兵戰車均屬德國聯邦國防軍的王牌武器。今年4月,德國承諾向烏克蘭援助重型武器,但並非直接提供上述兩種武器,而是與波蘭等北約國家達成一項軍備交換計劃,承諾向波蘭運送「豹2」坦克,以換取波蘭向烏克蘭運送「豹1」坦克等蘇製武器。德方的說法是,烏克蘭士兵已習慣操作蘇製武器,同時有助波方更新武器裝備。
然而,德國的這一計劃遲遲沒有兌現。波蘭副外長韋爾森克早前怒批德方承諾是「一個騙人的把戲」,截至8月,德方只是「象徵性地」交付了少量60年代的老舊坦克,而波蘭已向烏克蘭運送超過200輛坦克。為補充庫存,波蘭1月與韓國達成購武協議,目前已簽署了約88億美元的合同,包括48架FA-50戰機、120套K-9自走炮等。
波蘭外長茲比格涅夫.勞16日稱,與德國在援烏問題上存在根本性分歧,「波方會不惜人力和物力提供援助,而德方支持烏克蘭的分量與力度則有故意拖延的跡象,似乎希望德俄關係盡可能少地受損」。
俄警告美勿提供遠程導彈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國防專家羅斯稱,德國政府的猶豫主要來自朔爾茨所在的社民黨,他們擔憂如果直接向基輔提供坦克,可能會被視為越過某種紅線,導致局勢升級。烏國防部官員薩克反駁稱,這是一個「無效論點,害怕升級?現在的情況還不夠糟嗎?」
羅斯還提到,後默克爾時代的德國三黨聯合政府同床異夢,在軍援議題上非常不願意採取主動,他們更習慣於以歐盟名義集體行動或是跟在美國後面。美國政府15日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額外6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俄羅斯外交部警告,如果美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將越過紅線,成為衝突的直接當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