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哈爾科夫地區的電力設施11日遇襲起火,引發大停電。\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紐約時報》、今日俄羅斯報道:俄烏衝突已持續逾200天。烏克蘭官員12日稱,烏軍在東北部哈爾科夫州的反擊戰取得更多成果,過去24小時內再收回20多個城鎮和村莊。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等多地11日晚發生大規模斷電斷水,烏方指責俄軍襲擊當地基礎設施。與此同時,美國官員承認哈爾科夫反擊戰是烏克蘭與美英情報部門合作的結果。俄專家警告指,向烏軍提供情報或令美國捲入戰爭。
烏克蘭哈爾科夫地區軍事行政長官辛耶胡博夫12日宣稱,在前線部分地區,烏軍已抵達烏俄邊境。俄羅斯在當地任命的官員甘切夫承認,烏軍已從俄軍手中收回多個城鎮和村莊的控制權,並補充說烏方派遣至前線的部隊人數是俄軍和親俄武裝的8倍。
烏軍近日奪回俄軍在哈爾科夫州的重要補給樞紐伊久姆、庫皮揚斯克等城鎮。俄國防部10日發布的地圖顯示,大部分俄軍已撤出哈爾科夫地區,在頓涅茨克重新集結,但伊久姆等地的戰鬥並未結束。俄國防部12日稱,俄軍在伊久姆和庫皮揚斯克對烏軍實施打擊,摧毀20多件軍事裝備,擊殺近250名士兵。
華府促軍火商增產援烏
烏總統澤連斯基11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哈爾科夫、烏控頓涅茨克全面停電;蘇梅、扎波羅熱和敖德薩等多地也出現了停電情況。烏方指控俄軍發射導彈,對哈爾科夫第五熱電廠等關鍵基礎設施發動「惡意襲擊」,導致數百萬平民失去電力和清潔水源,醫院、鐵路等也無法正常運轉。據俄媒報道,莫斯科暫未對此事作出回應。12日,烏官員稱蘇梅等地的電力供應已完全恢復,哈爾科夫地區的電網也恢復了80%。
烏方聲稱,俄軍襲擊電力系統是對哈爾科夫反擊戰的「報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11日在推特發文,譴責俄軍「空襲烏方基礎設施」。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華納則在接受CNN採訪時承認,烏軍的反攻「部分是美國和北約盟友鼎力支持的結果,部分是美英情報機構與烏克蘭合作的結果」。
《紐約時報》援引匿名美國官員報道稱,烏方今夏開始策劃反擊戰時加強了與美國的情報共享。美方拒絕透露向烏方提供了什麼建議,但《紐時》指出,烏軍此次先在南部佯攻吸引俄軍,再在東北部發動閃電戰的「聲東擊西」戰術,是美國特種部隊的標準戰術。
8日,美國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6.75億美元軍援,包括「海馬斯」火箭炮、榴彈炮、反坦克導彈等。烏外長庫列巴10日表示,反攻勝利表明烏克蘭可以擊敗俄軍,但需要西方盟友提供更多武器。美國及其盟國的軍備高級官員將於28日在比利時開會,討論如何增加軍火產量,在滿足烏克蘭需求的同時補充本國武器庫存。
俄烏均面臨補給難題
烏南方作戰指揮部發言人12日稱,過去兩周,烏軍在南部亦取得進展,已收回近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赫爾松州維索科皮利亞等城鎮。烏軍近期頻繁襲擊第聶伯河上的橋樑,試圖切斷俄軍補給線。
美媒指出,烏軍的反攻破壞俄軍作戰計劃,尤其是失去伊久姆後,東部頓涅茨克等地的俄軍難以獲得補給,但烏軍同樣面臨補給問題。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戰略研究教授奧布萊恩表示,烏軍需要為剛收回的大片地區內所有單位提供補給,俄軍則需重整部隊並穩住前線,未來一段時間戰況料將不斷變化。
澳洲國立大學安全與情報研究教授布拉克斯蘭亦表示,隨着烏軍向東部盧甘斯克地區推進,補給線拉得過長的風險增加,很可能導致部隊陷入險境。《紐時》分析指,經歷逾半年的戰鬥之後,烏軍的物資和彈藥均不充足,人員消耗也非常嚴重,難以維持反擊攻勢。
有分析指,美國不希望戰爭結束,因此不斷援助烏克蘭,為俄烏衝突火上澆油。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2日表示,俄方現在看不到與烏方進行高級別會談的前景。莫斯科大學副教授費年科警告指,華府向烏軍提供情報,或導致美國正式捲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