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俄烏衝突推高糧食價格,多國民眾飲食習慣改變。圖為斯里蘭卡科倫坡的民眾分食米糕。\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法新社、彭博社、BBC報道:俄烏戰事影響全球糧食供應,小麥價格今年飆升約40%,使得多國生產商和消費者開始改變飲食結構,轉向更便宜、供應更穩定的大米和木薯等作為主食。由於產量和庫存充足,大米價格相對穩定,幫助避免了更大的糧食危機。不過,近期印度嚴重乾旱,水稻的種植面積下降了13%,大米價格開始波動,或成為全球糧食供應面臨的新挑戰。
俄羅斯和烏克蘭供應全球約三成的小麥。受俄烏戰事影響,穀物今年的價格衝上新高,小麥期貨價格今年已上漲了四成,雖然近期有所回落,但總體價格仍維持相對高位。來自黑海地區的小麥船貨一噸價格,目前在400美元至410美元徘徊,而去年同期只需要300美元左右。
大米供應穩定 成小麥替代品
受高通脹和小麥價格走高等因素影響,小麥主要依賴進口的國家,例如也門、蘇丹、南蘇丹、敘利亞、阿富汗和斯里蘭卡等地方,目前正面臨糧食危機。生產商和消費者正在轉向其他替代品,甚至調整了原有的飲食結構以避開昂貴的小麥。分析人士稱,今年7月至12月全球的小麥消費將比去年同期下降5-8%。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產量和庫存充足,大米價格相對穩定,因此成了很多國家主食的替代選擇。自6月以來,孟加拉國、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的大米進口需求急速上升。烘焙商和麵條製造商現正用大米代替小麥。在非洲,肯尼亞、埃及、剛果(金)、尼日利亞和喀麥隆等一些非洲的食品生產商也在麵包、糕點和意大利麵中,加入更便宜的替代品。亞洲開發銀行的經濟學家雨果表示,「大米的價格一直相對穩定,用一種主食換另一種主食很容易」。除了大米,HedgePoint Global Markets的高級風險經理桑多利稱,「巴西東北部的消費者會傾向於地區性的本土產物如木薯等做替代品。」因為這些地區性的本土作物,較少受到貿易中斷和全球通脹的影響,在如今幾乎不見頂的食物價格下,為消費者提供了保護。
此前,剛果政府也批准支持將製作麵包和糕點的小麥粉更換成木薯粉的計劃。剛果工業部長表示,「這可能有助於剛果減少對進口小麥的依賴,進口小麥每年的成本約為8700萬美元」。
化肥出口危機未解
不過,作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由於今年的降雨量大幅減少,兩個佔據印度大米總產量四分之一的地區西孟加拉邦、北方邦的水稻種植面積下降了13%,大米總產量或創下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外界正在關注莫迪政府是否會限制大米出口。印度全球供應約40%的大米,當局之前也曾因為本地旱情和供應危機,叫停小麥出口。
當地研究人員指出,印度水稻播種在7月中旬後基本結束,「恢復產量的可能性不大」。當前,印度政府已經限制了小麥、糖的出口,以保障國內糧食安全和控制通脹。貿易商們開始擔憂,一旦印度大米產量大幅下降,或將加劇出口限制。
在印度大米減產的信號下,過去兩周,印度主要大米種植地的部分大米價格已飆升10%。大米供應商耆那教預估,「到今年9月,大米出口價格將從目前的每噸365美元上漲至每噸400美元」。
儘管烏克蘭本周運送了自俄烏衝突以來的第一批糧食,但供應危機尚未完全解除。分析人士指出,俄烏戰事除了影響穀物供應,也影響種植所需的化肥出口。俄羅斯是全球主要的化肥出口國之一,但受到西方制裁影響,化肥價格也持續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