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公評世界/拜登對華科技舉起的屠刀會輕輕放下嗎\周德武

時間:2021-02-28 04:24:57來源:大公報

  最近幾天,拜登政府有關對華科技政策的動向引起廣泛關注。一是2月24日拜登簽署評估美國供應鏈安全的總統行政令,要求在未來100天內,就芯片、汽車電池、藥品及稀土產業的供應鏈進行檢討,對國防、通訊技術、公共衞生、交通、能源、食品生產等六大領域進行為期一年的審視,並提出改進方案。雖然拜登沒有點中國的名字,但是輿論普遍認為,這項評估旨在尋找與中國進一步脫鈎的辦法。二是拜登政府擬將去年11月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旨在限制美國企業在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交易中必須得到商務部批准的規定付諸實施。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項規定旨在保護美國供應鏈安全,「對抗中國的技術威脅」。

  此前,美國電信、金融和科技公司對此反應強烈,認為「這項規定將扼殺創新並損害美國競爭力」。美商界人士普遍預期,拜登政府上台後會擱置這項規定。然而,最新情況顯示,拜登政府為了不被共和黨指責對華軟弱,有意在3月22日徵求意見完畢後,稍作修改即予放行。據稱,這項政策將影響多家企業,包括基礎設施、網絡、衛星、大數據、互聯網服務器、計算機硬軟件、無人機、機器人以及自動化設備等領域。輿論認為,這項規定能否按期推出,將成為評估拜登對華經濟和科技政策趨勢的指標性動作。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高度重視供應鏈安全的國家。早在2012年2月,時任總統奧巴馬就簽署了《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報告》,將供應鏈安全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當時的起因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遭到嚴重破壞,震驚全球。為此,美國從防止自然災害以及恐怖主義犯罪的視角,提出建立一個基於全球合作夥伴關係的「穩定、安全、高效和有彈性的全球供應鏈」,從而確保美經濟繁榮、促進美經濟增長、維護美核心價值觀。

  特朗普上台以後,同樣高度重視供應鏈安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國土安全部以及國防部等部門先後根據總統行政令提交評估報告。例如,2018年9月,美國防部提交了《評估和增強美國製造業和國防工業基礎以及供應鏈彈性的報告》;2019年5月15日,特朗普簽署了《確保信息通訊技術與服務供應鏈安全》的行政令。

  與奧巴馬政府明顯不同的是,特朗普把供應鏈作為遏制、打擊對手的一個戰略工具,「切斷供應鏈」成為特朗普手中的「核武器」。在特朗普政府眼裏,中國被塑造成「對美供應鏈安全構成首要威脅的國家」,「脫鈎」成為美對華經濟和科技政策的主要選項。無論是對待中興通訊,還是對待華為的做法,都是利用美國處於供應鏈頂端的優勢,採取決絕手段,以起到「一劍封喉」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從確保美國的全球供應鏈安全到摧毀他國的技術供應鏈,是美國安全戰略的重大轉變。

  拜登上台以來,在涉華問題的表態上表現為一定的謹慎,但對華政策的本質難以改變,這就注定了拜登只能採取修修補補的做法,而難以做出方向性的根本調整。拜登將中國定義為「最嚴峻的戰略競爭者」,認同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政策,只是不同意「懂王」的打法。為了體現出比特朗普更為高明、對華策略更有章法,拜登擺出了全面檢討前任各項政策的架勢,很顯然拜登在對華科技領域已舉起了屠刀。

  拜登有意通過在價值觀相同國家間構築安全的供應鏈,但現實世界的複雜性未必按照拜登的想法演繹。從去年的「口罩荒」到今年的「疫苗荒」,即使歐美國家有着相同的意識形態,但在口罩和疫苗上的爭奪仍異常激烈。從這個意義上說,把供應鏈安全建立在意識形態基礎之上,注定是一個不靠譜的做法。

  全球供應鏈的形成來自於比較優勢和集群優勢,是經濟規律的真實反映,指望通過行政手段人為破壞供應鏈,終究要遭到規律的懲罰。《華盛頓郵報》(2月25日)刊發評論指出,「美國加強供應鏈不應成為保護主義的藉口」,「國家間在法律框架內自由進行的互利交流,是通往安全、經濟和戰略最大化的道路,相比之下,自給自足的封閉孤立主義是一條死路」。

  拜登政府供應鏈安全的戰略評估仍在進行之中,這項看似內政的政策實際上具有強烈的外溢效應。可以預料,如果拜登繼續走中美脫鈎的老路,那麼兩年之後共和黨重新奪回國會控制權是大概率的事,四年以後「特朗普主義」將重新佔據美國政治舞台的中心不可避免。屆時,恐怕患抑鬱症的不僅是奧巴馬夫人米歇爾,整個民主黨都要因拜登鬱悶而死。奧巴馬曾經說過,「不要低估拜登搞砸事件的能力」,希望奧巴馬的話不要一語成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