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法官鮑克曼26日裁定強生需賠償57.2億美元\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英國廣播公司、法新社及《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俄克拉何馬州一間地方法院首次裁定,藥廠需要為鴉片類藥物成癮危機負責,判處美國大藥廠強生(Johnson & Johnson)賠償5.72億美元(約44.87億港元)。這是數千宗針對鴉片類藥物生產和分銷商的同類案件中,首宗已進行審訊的案件,可能成為同類訴訟的判決指標。強生在判決後立即表示會提起上訴。
涉事的是強生出品的兩款止痛藥Duragesic和Nucynta,同屬「鴉片類藥物」,分別含有芬太尼和他噴他多。不論病情輕重,都建議使用鴉片類止痛藥,是本次訴訟中強生被指使用的「洗腦式」營銷手法之一。
控方指,雖然強生兩款止痛藥,市場佔有率僅為1%,但旗下兩間公司,負責供應市面六成止痛藥原料。當地近20年來,逾6000人死於服用過量止痛藥,強生難以逃脫責任。因此,俄克拉何馬州政府控告強生以欺騙方式進行行銷,導致鴉片類藥物氾濫,構成「公眾妨害罪」,向強生尋求170億美元賠償,以便在30年中實施一項「減輕成癮計劃」。
以「假性成癮」欺騙醫患
經過為期七周的非陪審團審判,俄克拉何馬州諾曼市克利夫蘭縣地方法院法官薩德.鮑克曼26日判處強生賠償5.72億美元。法官表示,檢方已證明強生欺騙性地推銷高度上癮的處方止痛藥,從而造成「公眾妨害」。他在裁決中說:「這些做法損害了數以千計俄克拉何馬人的健康和安全。」
法官在判決中說,強生甚至使用「假性成癮」一詞來說服醫生和患者,認為表現出成癮跡象的患者實際上並未上癮,只是因為針對疼痛的治療不足。
根據判決,強生及旗下楊森藥廠將資助檢方提及的減輕成癮計劃,資金用於照顧受鴉片類藥物成癮蹂躪的癮君子,以及其家庭和社區。不過,鮑克曼認為,州政府未能就計劃成本提供強有力的理由,因此裁決中的罰金未達到檢方此前要求。
有受害者家屬認為今次裁決意義重大,形容是一場勝利,將造福俄克拉何馬州居民。
強生擬提上訴
強生在判決後立即表示將提出上訴。強生稱其行銷和宣傳均有科學依據,指涉事藥品僅佔俄克拉何馬州處方鴉片類藥物的一小部分。公司在聲明中說,自2008年以來,包括仿製藥在內,其止痛藥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不到1%。
強生還表示,判決是基於對公眾妨害法的「激進」詮釋,命令強生資助減輕成癮計劃的作法「史無前例」,並警告判決「會對很多產業造成大規模的連帶影響」。強生還表示,希望在上訴過程中擱置罰款,而上訴過程可能持續到2021年。
全美有約2000宗同類訴訟
美國近年爆發鴉片類藥物濫用危機,連總統特朗普都要開打「鴉片戰爭」。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從1999至2017年,鴉片類藥物在全美造成近40萬宗藥物濫用致死案例,僅2017年就有7萬多人死亡。
美國多個州、地方政府及原住民部落已對多家製藥公司提出約2000宗訴訟,其中大部分將於今年10月在俄亥俄州進行審判。作為第一個受審的製藥商,強生的案件被視為數以千計未來訴訟的先例,備受關注。
除強生外,美國普度製藥公司和以色列梯瓦製藥公司此前也在同一訴訟中受到指控,但已於案件開審前,分別以2.7億美元和8500萬美元達成和解,令強生成為唯一被告。此外,全美數十個地方和州政府也已與鴉片類藥物生產和分銷商達成和解協議。
香港衛生署表示,涉事的強生這兩款止痛藥在本港均有註冊,必須憑醫生處方,在註冊藥房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