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統一後有強大祖國作後盾 台胞民生福祉會更好

時間:2025-10-28 05:02:21來源:大公报

  圖:掃碼看全文

  【大公報訊】新華社27日發表鍾台文署名文章《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文章指出: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定論。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為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不懈努力。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證明:兩岸同胞有着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統一後,有強大祖國作後盾,台灣同胞民生福祉會更好,發展空間會更大,更加安全、更有尊嚴,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台灣將永保太平,民眾將安居樂業。

  保障合法權益

  我們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地區現行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實行「愛國者治台」、高度自治,廣大台灣同胞可以真正當家做主,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愛台愛鄉的感情將得到充分照顧。

  統一後,台灣將突破經濟發展瓶頸,進一步分享國家發展紅利。兩岸經濟合作越深、越廣,台灣經濟越有希望實現可持續增長和跨越式發展。台灣經濟長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將迎刃而解,農業、旅遊等傳統產業可借助大陸遊客與消費市場煥發新的活力。兩岸共同市場建成後,台灣商品進入大陸將全部實現零關稅,台灣企業可以依託大陸雄厚的資金、龐大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做大做強,台灣同胞可以從兩岸貿易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兩岸產業鏈將深度融合,台灣的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生物科技等優勢產業可與大陸產業優勢互補,兩岸企業完全能夠攜手發展,走向全球。

  盡享國家整體資源

  統一後,台灣地區財政盡可用之於民,盡享國家整體資源。台灣將不再受「台獨」分裂勢力和島內政治爭鬥荼毒,清除嚴重損害民眾福祉的根源問題。台灣地區財政稅收盡可用於改善民生,現行防務預算不再為「台獨」分裂買單,將可以大量投入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領域,真正為民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國家可以投入支持台灣的民生建設,台澎金馬的高速公路、高鐵、機場等基礎設施將得到極大改善。兩岸在文化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可以實現資源同享,長期困擾台灣同胞的民生難題,可以得到根本性解決。兩岸商品無障礙流通,台灣消費品的價格將會大幅降低,且將便利進入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台灣同胞往來大陸更為便利,台灣同胞就業、創業機會普遍增多,將會過上更加富足康寧的生活。

  共享民族榮耀

  統一後,台灣同胞可以共享民族榮耀,共享大國尊嚴。台灣同胞將以主人翁身份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真正體會到作為大國公民的尊嚴和驕傲。經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外國可以在台灣設立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國際組織和機構可以在台灣設立辦事機構,有關國際公約可以在台灣適用,有關國際會議可以在台灣舉辦。

  遠離戰爭風險

  長期以來,我們把為台灣同胞謀福祉作為發展兩岸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團結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推動台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統一後,兩岸同胞將遠離戰爭風險,確保安居樂業。「台獨」給兩岸同胞所帶來的戰爭風險將被消除,外部勢力干涉兩岸中國人內部事務的黑手將被斬斷,破壞台海地區和平穩定、損害台灣民眾利益福祉的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兩岸同胞可以在和平安寧環境中工作生活,真正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充分享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無上榮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