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灣勞工團體最近在台當局行政機構大門前舉行記者會,要求台當局與美方的關稅談判不能犧牲業界和民眾的利益。\資料圖片
有外媒報道稱,美國要台灣比照日本加碼對美國投資以換取「優惠稅率」。針對美對台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的島內業者擔憂,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強調,民進黨當局任由美國予取予求,犧牲的是台灣,傷害的是台胞。他並強調,如果台灣在關稅與匯率的雙重壓力下,淪為外國產品的「傾銷地」和外國資本的「韭菜園」,島內農漁業、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首當其衝。\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據中通社報道,台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過去一周接連遭遇重大政治挫敗,隨着美國關稅談判截止期限逼近,形勢恐將進一步惡化。外媒稱,在日本同意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後,美國要求台灣比照日本,對美提供更多投資。
賴清德遭遇的政治打擊包括推動罷免在野黨「立委」的行動以失敗告終,以及原定下月出訪中南美洲「友邦」途中「過境」美國紐約的請求被特朗普政府拒絕。而接下來的考驗將是美國設定的關稅生效期即將來臨。
彭博社報道,台灣與美方之間的關稅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台灣官員希望在7月31日最後期限前爭取關稅優惠,以避免高達32%的關稅懲罰。知悉協商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團隊迄今僅向台灣提供了一個「最佳關稅待遇」的承諾,但沒有給出具體數字。台灣方面推測,可能和日本的15%稅率相當。
報道進一步指出,日本已向美方承諾設立55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而美國也以此為標準,要求台灣在投資規模上「補上差距」,讓台美談判進一步陷入膠着。
此外,賴清德還面臨另一項挑戰,也就是特朗普提出對半導體加徵關稅的想法。雖然台灣對半導體產業掌握度極高,即使加稅也有能力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如果美方要求台灣將更多生產轉移到美國境內,長遠下來恐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造成更大衝擊。
對美妥協 將衝擊台農業汽車業
國務院台辦30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指出,美國對台「對等關稅」迄今沒有定論,新台幣大幅升值,引發島內業者普遍擔憂民進黨當局將對美妥協、讓步,大幅開放美國進口牛肉、雞肉、豬肉及汽車等產品零關稅或低關稅,島內相關產業將無法承受衝擊,且食品安全堪憂。
對此,陳斌華表示,民進黨當局出於「倚外謀獨」本性無底線「媚美賣台」,對與美方的貿易談判過程諱莫如深,甚至進行政治操弄,再度印證其根本無心也無力維護島內經濟發展和民眾福祉。
陳斌華說,新台幣的大幅升值將重創台灣出口貿易,對台灣經濟影響巨大。如果台灣在關稅與匯率的雙重壓力下,淪為外國產品的「傾銷地」和外國資本的「韭菜園」,島內農漁業、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首當其衝,民眾的健康、食安將嚴重受損,台灣經濟的發展動能和自主性也將被進一步削弱。民進黨當局任由美國予取予求,犧牲的是台灣,傷害的是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