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賴清德扭曲「黃埔精神」引眾怒\朱穗怡

時間:2024-06-26 04:03:06來源:大公报

  台陸軍軍官學校日前舉辦黃埔軍校創校100周年校慶活動,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在出席儀式致辭時竟然再度拋出「兩岸互不隸屬」的「台獨」謬論。這真是莫大的諷刺。不知賴清德在大放厥詞時,其背脊骨是否會發涼?

  振興中華民族、實現國家統一,是黃埔軍校的建校初衷。在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之際,推動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黃埔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賴清德卻公然散布分裂國家的「台獨」論調,此厚顏無恥之徒怎能不引起眾怒?正如島內輿論批評賴清德「台獨魂」上身,宣揚「兩國論」,嚴重扭曲黃埔精神,還用尖銳、激化、對立的競選語言撕裂社會、製造矛盾,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把台灣推向戰爭的邊緣。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和影響下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看似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國的中國,卻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下,再次陷入軍閥分裂割據的混亂之中,硝煙四起,民不聊生。孫中山先生繼續號召武力討袁,倡導護法運動,但不幸均以失敗告終。接連的失敗,使中山先生意識到革命屢屢失敗的根本原因,正是在於未能建立起一支真正的革命武裝力量,依靠軍閥的力量終究是靠不住的。為了民族獨立、國家統一,孫中山先生決心以俄為師,籌建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廣納有志青年並培養他們,以期使之成為真正的革命軍隊的骨幹。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黃埔軍校於1924年6月在廣州得以創建。

  1949年底黃埔軍校雖然遷往台灣,但它的根在大陸,而賴清德對這段歷史隻字不提,企圖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只是斷章取義地說「中華民國在哪裏,黃埔精神就在哪裏」。這顯然是「偷換概念」。當年的「中華民國」包括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現在賴清德用「中華民國」的殼包藏「台獨」禍心,圖謀搞「兩個中國」。至於「黃埔精神」,賴清德真的知道其內涵嗎?一個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人,一個自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人,怎麼可能了解「黃埔精神」?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中曾提出,「開辦軍校的目的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華民族的存亡」。由此可見,建立黃埔軍校的邏輯就是「復興中華、統一中國」。這也是黃埔軍校的重要使命和意義所在。賴清德竟然在島內黃埔軍校創校100周年活動上宣揚「台獨」,妄圖扭曲「黃埔精神」,難怪被島內輿論批評「太惡毒」。

  黃埔軍校和黃埔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以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為己任。在當下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之際,我們要繼續黃埔先輩的宏圖大志,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同推進祖國統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