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9月12日公布《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對此,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在兩岸處於緊張態勢下,出於落實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而制定的二十一條《意見》,反映出國家對台政策的基本走向與思路,未來很可能推廣至全國。
建設第一家園具高度意義
此次《意見》將「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作為首個政策方向,內容涉及台胞在陸求學、就業、社會參與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承柯指,以廈門為例,已有大量台胞通過「小三通」的方式前來定居,有人求學,有人工作或創業,甚至有不少人就在廈門購置房產,他們已經高度融合到大陸社會的諸多環節中,為了進一步鼓勵台灣民眾登陸,建設第一家園就具有高度意義。
包承柯表示,閩台地區民眾間可以使用閩南話沒有隔閡地進行交流,同時也具有例如媽祖、土地廟、關公等相同的信仰文化,在同地域、同文化、同語言環境的條件下,能使得融合發展不斷擴充深度與廣度。
包承柯強調,相較以往由國台辦牽頭發布的對台政策,《意見》提升至中共中央、國務院層級,這是非常積極的信號,也是一次新的突破,經過在福建省落實後,很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不斷推廣。
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