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經濟不景/台海緊張 逾百美企將台列營運風險

時間:2022-09-27 04:24:23來源:大公报

  圖:由於台灣是先進芯片的最大供應來源,美國企業擔心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將拿不到所必需的芯片。圖為台灣一家半導體公司的廠房。\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美國上市公司主管愈發擔憂台海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資料顯示,今年3月上市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年度報告中,有116家企業將台灣列入業務風險,數量達到至少16年來高點。此外,據統計,由於擔心台海局勢持續升溫、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島內外資近月持續匯出台灣,累計今年前8個月淨匯出約二百億美元,創史上同期最大淨匯出量。兩岸學者指出,華府加大打「台灣牌」的力度以阻撓中國大陸發展,民進黨當局以為美國「挺台」,實際上美國在台海攪事、升高衝突風險,大大削弱了外資對投資台灣的信心,對台灣經濟發展很不利。

  過去一年,越來越多企業將台灣列為風險因素。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業對台海緊張最為關切,因為台灣是先進芯片的最大供應來源。美國企業擔心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將拿不到手機、電動車、電腦、醫療設備以及武器裝備所必需的芯片。

  美企憂芯片供應鏈中斷

  有經濟學者表示,大陸如果經常在台海進行軍事演習,台灣就等於面臨封鎖現況。對高度依賴台灣半導體的美國廠商而言,將形成供應鏈瓶頸。

  美國商務部研究指出,2021年美國企業持有的芯片庫存量中位數僅相當於5天的用量,遠低於2019年時的40天。

  此外,台當局金融機構統計,台灣地區8個月外資淨匯出54.54億美元,是外資2011年以來單月第5大淨匯出量,且是連續第3個月淨匯出。累計今年前8個月外資淨匯出167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另一方面,今年前8個月整體外資合計從台股「提款」超過新台幣一萬億元,已超過歷年來外資全年賣超台股金額。島內輿論指出,國際資本減少對台灣地區的投資,對台灣經濟發展相當不利,最終受苦的還是台灣老百姓。

  台當局損害投資環境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向大公報表示,美企對於台海緊張情勢存在高度憂慮,所以把台灣地區列為業務風險地區,也說明民進黨當局採取的所謂「抗中保台」的政策是錯誤的。

  林定芃表示,多年來,民進黨當局奉行「倚美抗中」、「倚美謀獨」策略,依仗美國撐腰一再破壞兩岸關係,同時不斷向台灣民眾大灌「迷魂湯」,用「美國定會保護台灣」的虛妄言辭愚弄台灣人民,以騙取選票。但實際上,美國猛打「台灣牌」,導致台海局勢緊張,讓台灣成為「最危險的地方」,也損害了台灣的投資環境。試問,誰會願意到一個可能發生戰事的地方投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