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記者向鴨脷洲一間安老院的工作人員查詢暫託服務,該員工一問三不知,着記者翌日再查詢。
大公報記者昨日向多間安老中心查詢暫託服務,有中心雖然表示有提供暫託服務,但問及如何暫託,工作人員就一問三不知,不清楚任何服務細節,着記者翌日再來。有中心則表示願意接收長者,工作人員同樣不清楚服務細節,但願意立刻致電中心主管為記者解答。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暫託服務單位質素參差,對有單位寧可丟空位置也不願意提供服務,形容情況是讓人側目,「政府大力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援,然而這些受資助單位卻根本辦不到事,社署需要認真審視相關的服務到底是否有效提供。」
大公報記者昨日分別到位於香港仔及鴨脷洲的安老院,以家中有長者需要暫託服務兩天為由向院舍查詢。鴨脷洲的一間安老院,應門的工作人員表示,安老院有提供暫託服務,但表示對服務內容並不清楚。記者隨後查詢暫託大約價錢、是否需要提供任何文件或健康證明等,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清楚,着記者明天再問。
在香港仔的一間安老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有提供暫託服務,且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她向記者初步了解長者情況,例如是否能夠行走、家中是否有樓梯機、是否需要院舍提供尿片等後,表示可以接收長者。記者查詢價錢,工作人員立刻致電中心主管,並向記者報價每日需要400元,「你到時候帶長者過來,帶齊衣物及尿片,便可以入住。」
記者致電一間位於筲箕灣的院舍,職員聽到記者說需暫託的長者行動不便,便說長者前往宿位需步行15級樓梯,院舍人手不足,未必能協助長者,着記者先到院舍了解長者能否自行應付行樓梯。
耍走求助者 議員:非常不理想
立法會推動照顧者為本政策小組委員會委員鄧家彪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暫託服務品質參差,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結果更是讓人感到不能接受,「暫託服務提供單位有不同形式的政府撥款,直接或間接獲得公帑而提供暫託服務,豈能以不知道為理由,耍走求助者?甚至有院舍寧願空着位置,也不提供服務,根本是完全幫不到手,非常不理想。」
他認為,院舍內不論什麼職級的工作人員,都應該要清楚院舍提供的服務,而不能向上門查詢者給出「明天再來」這種讓人難以接受的答案,「就算真的不清楚,也應該立刻為求助者撥打182 183(社署熱線),為求助者提供協助。」他認為,社署應嚴肅跟進這種情況。院舍亦有必要審視工作及提供培訓,讓所有工作人員清楚認知院舍提供的服務,不能再出現公帑出去了,市民卻沒有接受到服務這種事。 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肖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