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教育樞紐/北都建大學教育城 院校積極響應

時間:2025-05-24 05:01:29來源:大公报

  圖:牛潭尾發展區當中46公頃土地將發展大學城。

  香港致力建設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北部都會區的「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至關重要。特區政府積極發展北部都會區,「北都大學教育城」預留近90公頃土地發展,除牛潭尾的46公頃外,洪水橋佔約5公頃,新界北也有約40公頃,眾多院校積極響應,提出各類進駐方案。

  在規劃「北都大學教育城」建設時,關於土地分配與院校布局的問題引發討論。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劉智鵬認為,若八間大學在牛潭尾等地平均分配土地,看似雨露均沾、人人有份,實則可能導致資源分散,難以集中力量打造優勢教育區域。例如,若每所大學都分得一小塊土地,建設規模受限,難以形成完善的教育生態和規模效應。而大學之間距離分散,不利於資源共享與學術交流,就像港大或科大若在牛潭尾建分校,卻與主校區相隔甚遠,在教學資源調配、師資共享等方面會面臨諸多不便。

  打造具國際競爭力教育園區

  劉智鵬指出「北都大學教育城」應從香港高等教育整體發展的大方向、大原則出發,不應單純追求八間院校在土地分配上的絕對公平,而是要思考如何高效利用相關土地來支援香港的專上教育,助力香港邁向國際高等教育樞紐。他又指可以考慮將牛潭尾等地的土地集中分配給一、兩間大學進行大規模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教育園區。或者在各院校周邊未發展的土地,根據院校特色與發展需求進行合理分配,讓其進行拓展和建設,這樣能使院校發展更具連貫性,也便於整合周邊資源。

  目前八間院校雖存在競爭,但也在共同為香港高等教育發展貢獻力量。劉智鵬表示在北部都會區的教育規劃中,應摒棄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以更宏觀的視角,綜合考量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國際合作等因素,制定出最有利於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方案。這樣才能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實現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的高地,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和優秀師資,提升香港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影響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