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各界:有外媒顛倒是非抹黑香港 「新聞自由有界線 任何人不得凌駕法律」

時間:2025-05-03 05:01:33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新聞自由在安全、穩定、法治的保障下,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以及無國界記者組織(RSF)近日大肆抹黑香港新聞自由。本港政界及傳媒業界同聲譴責這些組織經常借所謂「新聞自由」搞抹黑攻擊,罔顧事實,顛倒是非。

  事實上,有民調顯示,逾六成市民認同基本法有效保障新聞和言論自由。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以來,香港得以由亂到治,社會重回正軌,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受訪者指出,「新聞自由是有界線的,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法律,包括傳媒和記者。」\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譴責相關組織借「新聞自由」之名抹黑香港國安法。他指出,任何自由都不是絕對的,必然受到法律與秩序的規範,必須在維護國安與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尋求平衡。他表示,過去一段時期,某些媒體背離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公然濫用新聞自由的名義,透過炮製虛假資訊、煽動對立情緒等手段,蓄意製造社會動盪。更令人警惕的是,這些勢力勾連外部反華勢力,妄圖透過傳播「港獨」思想、美化暴力行徑等方式,動搖國家主權根基,甚至企圖在香港策劃「顏色革命」。

  黃國強調,「新聞自由並不等於可以胡作非為」。在「一國兩制」架構下,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包括新聞自由,但這些自由必須限定在憲法和基本法的框架內,必須以不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前提。那些配合美西方反華勢力的組織,長期以來戴着「雙重標準」的有色眼鏡,對香港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當舉措橫加指責,卻對自身國家限制新聞自由的事實選擇性失明。他們的真正目的,是將新聞自由工具化、政治化,試圖透過製造輿論混亂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進而遏止中國發展進程。這種干涉別國內政、破壞地區和平的行徑,早已被國際社會看穿其霸權本質。

  美西方媒體對港存主觀偏差

  港島東立法會議員梁熙指出,一直以來,許多美西方媒體對香港的報道存有「主觀的偏差」,專用有色眼鏡看待香港,只有不利香港的消息才能進入他們的報道視角,對香港的發展成就視而不見,企圖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

  梁熙指出,香港新聞界大部分從業者是專業且敬業的,為社會傳遞有價值的信息。但過去有某些傳媒被外部勢力操控,淪為反中亂港的工作。他強調,任何媒體也需要在合法的框架下工作,決不能凌駕法律作出抹黑甚至挑動社會矛盾的情況。畢竟新聞自由有其界線,不能以此挑戰法律的底線。梁熙又說,最諷刺的是,美國最近就拒絕一名堅持使用「墨西哥灣」名稱報道的記者進入白宮採訪,相關組織卻對此視而不見,所謂的公信力可見一斑。

  外媒僅訪問69人 毫無代表性

  對於香港外國記者會就2025年新聞自由進行調查,聲稱其會員對目前的工作環境感到擔憂。而該調查僅僅只有69名受訪者。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主席高松傑強烈質疑:「如此少的樣本數量,其調查結果根本毫無科學性和代表性。」他指出,FCC企圖利用這份明顯有缺陷的調查來誤導公眾對香港新聞自由的判斷,其背後動機實在令人質疑。

  高松傑指出,我們一班自媒體人都懂得,新聞自由從來都是有邊界的,絕不是無底線的。任何自由都不能違背法律,不能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在香港,有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和記者,過去曾在反中亂港活動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炮製假新聞、煽動仇恨、擾亂社會秩序,這些行為嚴重背離新聞職業操守和法律底線,根本不是真正的新聞自由。如今香港撥亂反正,新聞行業回歸正軌,那些企圖借「新聞自由」之名行違法之事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制裁。

  事實上,根據紫荊研究院在2月的民調,透過音頻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1014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當中逾六成市民認同基本法有效保障新聞和言論自由,有82%市民認同傳媒工作者不能凌駕法律之上。高松傑表示,由民調可見,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不但沒有損害新聞自由,反而是對新聞自由的有力保障。香港國安法明確規定,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要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包括言論、新聞、出版自由在內的各項權利。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首席副主席陳志豪表示,作為時事評論員,他清楚感受到香港的輿論環境十分多元和開放。「很多議題都能夠透過媒體作出深度的評論與剖析,媒體上亦經常會有反映社會實況的報道,以及反映市民對政府施政的意見。」因此,陳志豪對部分境外傳媒組織大肆抹黑香港的新聞自由環境表示完全不能同意。他解釋,依據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言論自由是不能觸犯國家安全與社會秩序兩條紅線的,這個原則當然也適用於香港。他強調,因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秩序而對言論自由的行使作出規範,絕不等同於香港的新聞自由倒退。他批評無國界記者組織的無端指摘,是經不起事實考驗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