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空氣污染嚴重 過敏求診增五成

時間:2025-04-17 05:01:40來源:大公报

  圖:有醫生表示,因為空氣過敏反應求醫人數,較以往增加五成。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本港近日受到沙塵氣流影響,引致不少市民出現過敏、眼腫和流鼻水,多區私家診所求診人數明顯上升。有家庭醫生表示,因為空氣過敏反應求醫人數,較以往增加五成,由於病徵跟感冒相似,不少病人誤以為傷風感冒,亂服成藥或延誤治療,若情況持續或因頻密搓揉雙眼(捽眼),有機會觸發紅眼症,細菌引致鼻腔發炎。

  多區空氣中的粒子濃度,最近突然暴升十多倍到三十倍,雖然情況已經逐漸緩解,但環保署的網頁顯示,昨日上午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仍然維持中至高水平。不少市民表示,近日出現過敏情況,例如經常流鼻水。

  大公報記者昨日在黃大仙區一間私家診所了解情況,多達十多人輪候,上午十一時四十五分左右,已經「截龍」停止掛號,求診者要等下午時段。一名求診者表示,量度體溫未有發燒,但眼部紅腫,不停流鼻水,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是空氣質素轉差引致過敏。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空氣質素轉差引致過敏反應,部分病徵跟感冒近似,但一般不會發燒,流出的鼻水顏色呈透明,部分人同時出現喉嚨痛,近日相關求診者較以往增加五成,並以年輕人及較多戶外活動者為主。

  以為感冒 亂服藥或延誤治療

  關醫生指出,不少人以為情況只屬短暫,或誤以為傷風感冒,自行到藥房購買感冒丸服食,若眼腫、鼻痕、流鼻水持續,部分人或者不停「捽眼捽鼻」,引致紅眼症或細菌感染,令病情惡化,若屬哮喘病患者,更可能令病情變得嚴重出現危險,建議市民及早求醫。

  另外,因應復活節假期將至,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呼籲計劃外遊的市民,應注意目的地的傳染病情況,預防感染各種傳染病,特別是麻疹、登革熱和諾如病毒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舉例諾如病毒感染,香港人的旅遊熱點例如日本、新加坡和台灣,現時的急性腸胃炎活躍程度較去年同期為高,諾如病毒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或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市民外遊時應注意食物安全。

  徐樂堅提醒市民,外遊時應注意食物安全,回港後如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病徵、紅疹或腸胃不適,應盡快諮詢醫生,並告訴醫生最近曾到過的地方,以加快診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